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是当时最有才能的画家。姚最说他有惊人的敏锐观察力,“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需一览,便工操笔”,赞扬了他作画的高度技巧。他又是我国杰出的理论家,《古画品录》,讲作画应以“六法”为标准,后世奉为典范。 
这六法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其中《气韵生动》是中国千百年来画家和艺评家一直所追求创作的最高指导原则。在这里简略的说它是画家表现於画面上的物象是否生动传神,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没有界限的区分,只要欣赏者在内心产生共鸣的效果就算是作品达到传神的目标。深入的说《气韵生动》的意思是指作品上表现的物象,色彩、线条应是流畅、敏捷而有独特的风格特徵。 
他同时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宫廷画家。他和他的两个弟子,一个是“性尚铅华”的沈标,一个是“见赏春坊”的焦宝愿。再加上一批善画妇女的画家,被称为“宫廷派”。谢赫为官廷服务,也就随追时尚,赶时髦,赶新潮,“一月三改”。求“新变”,避“古拙”是很不容易的,可是谢赫却能做得精工细密。所以姚最评他“点刷妍精,意在切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改变,直眉曲鬓,与世事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宫廷画既然为当时的最高统治服务,也如“宫廷诗”一样,要画“神女”、“佳人”,乃至“娈童”们的肉体、衣饰、舞姿、睡态,以及酒后的种种神态。他的画同时注重色彩,“点黛施朱”,也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