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频道>>>维吾尔族土陶艺术
 
 您正在浏览>>>文章频道>>>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维吾尔族土陶艺术
     
维吾尔族土陶艺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7年09月20日 16时55分45秒   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文章作者:
打印】【纠错【Email推荐: 】【版面设计: 天山云客】【网页编程:fonts】
 
 
【最新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六种收藏方法让你的银器升值    收藏古铜镜:就这么5招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简介
  维吾尔族土陶技艺所在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的喀什地区和东部的吐鲁番地区。

  南北向的帕米尔高原连接起东西向的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就如放在地球上的一只巨大簸箕。从这只簸箕的北、南、西三缘向内,就是塔里木盆地。从山前地带越过广阔的戈壁,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无数条河流从山脉里流出来,流向低处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戈壁和沙漠交接的地方,由河水浇灌出若干个绿洲,这些绿洲就是维吾尔族的主体自古以来生活的地方。这些地方有大片的古河流冲击扇平原,积淀了大量陶土,为制造陶器提供了物质条件。

  维吾尔族使用的土陶制品,大到陶缸,小至碗、碟、纺线托,在生活中曾十分普及,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后被新型生活物品和大量的机制用品所取代。现在生活中很少使用陶器,只在喀什市和吐鲁番地区尚存少数制作旅游纪念品的土陶作坊。

  二、溯源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至今。它以手口方式传承,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维吾尔族的祖先曾是游牧民族,陶器因为笨重、易碎、不便携带,不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物品.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后,维吾尔族的祖先西迁到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成为定居的农耕民族,承袭了当地古人的制陶技艺,开始大量使用陶器。由于受当地陶土质量和烧制技术的限制,维吾尔族制造陶器主要是土陶,还未见当地瓷器出土或传世。

  三、艺术特色

  从制作方式上,维吾尔族土陶器可分为素陶、釉陶和彩绘釉陶三种。素陶器有花盆、花缸等,维吾尔族热爱花卉,居家多植花木,向有用花盆,花缸栽种各色花卉及无花果树、夹竹桃等观赏植物的习惯,故花盆、花缸很是普遍。维吾尔族大量使用木器,故未见瓦盆面世。

  釉陶是单色陶器,主要为粮缸和储物缸。因维吾尔族没有在家中大量储水的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水缸。过去维吾尔族农民和一般市民照明用清油灯,故许多家庭中有用釉陶做的油灯。与日常生活密切的陶器都被着以彩釉,如盛食物和饮料的各种型号的罐,所有的碗、盘、碟、小盆等。

  维吾尔族土陶器中还有大量的壶型器物,都用彩釉装饰得五彩缤纷。在造型上,各类缸与汉族地区的缸造型相似.而罐和餐具则形式多样,与内地同类器皿相比,维吾尔族的陶器普遍夸张。独特的造型主要体现在各种壶上,具有鲜明的阿拉伯风格。形制、色彩、造型如此丰富,说明了维吾尔族制作土陶器的技艺比较成熟,且自成一家。  

  与制土陶相关的器具制品有:陶土、陶轮、拍花木模、陶窑、彩釉、木制镂刻工具。土陶制品只有花盆和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各类壶、碗还在市场上有售。

  四、不同地区的土陶技艺

  1、吐鲁番

  吐鲁番维吾尔族土陶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吐鲁番维吾尔土陶技艺主要分素陶、素釉陶和彩釉陶3种。吐鲁番土陶器以各种造型的壶见长。近代吐鲁番维吾尔族土陶器中的壶型器物上的压花、刻花十分精美,彩釉陶盘和陶罐大都用彩釉装饰得五彩缤纷,以净壶为代表的壶形器皿在造型上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其对于古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史、特别是对中华文化一脉多枝的研究和说明提供了重要的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

  传统土陶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大量制作土陶的工匠改行,现仅存几人,吐鲁番土陶技艺原生态传承面临着严重濒危的境地。

  2、英吉沙
  
   英吉沙维吾尔族土陶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及其乡镇的维吾尔族聚居区。英吉沙手工制土陶业历史悠久,由于土陶制品是维吾尔族民众家庭生活必不可少、应用广泛的传统用具,故土陶技艺主要由维吾尔族民间工匠传承。

  英吉沙维吾尔土陶技艺主要分为"素陶""琉璃陶"两大类,其中以"琉璃陶"最富特色,其原料取材于当地河岸特有的细质黄胶泥,其土陶制品基本为生活用具,分为罐、壶、盘、碗、缸、盆6大类。

  3、喀什

  喀什维吾尔族土陶技艺主要流传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喀什市恰萨街道办事处阔子其亚尔比西社区。喀什维吾尔土陶技艺主要分为"素陶""琉璃陶"两大类,其中尤以"琉璃陶"最富特色,其原料取材于当地特有的红胶泥,其土陶制品分为建筑用琉璃砖和生活用具两大部分,其中尤以罐、壶、盘、碗、缸、盆、灯等70多种生活用品最为突出。

  用于洗手的"阿不都壶"(即水壶)可称作喀什土陶的代表作。这种壶的神妙之处在于,壶的两侧各有五个孔眼,看起来孔是相通的,实际上里面是封闭的,如果在壶内填上水,水一点也不会从孔眼流出来,只能从壶嘴里倒出来。

  五、传承意义

  维吾尔族土陶其造型、着色、烧制琉璃等工艺中蕴含了维吾尔族人民基于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观念,充分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富于想象的美学思维和创作才华,其中亦可见籍由古丝绸之路中西文化碰撞的影响和新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其对于古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史、特别是中华文化一脉多枝的研究和说明提供了重要的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土陶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致使品种骤减,如吐鲁番就从百种减为寥寥数种,花色也由繁变简。除花盆、花缸以外,土陶器基本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土陶匠人大都闲置了祖传手艺,年轻一代也无心学习和传承传统烧制技艺。  1949年前,喀什市阔子其亚尔比西居民区从事土陶手艺的匠人有一百多户,如今仅剩11户,其中工匠只有17人。面对这种形势,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对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进行抢救和保护。
上一篇 :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下一篇 : 黎族麻纺织工艺
  编辑上传: 幽香若兰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 4250 人次
少数民族艺术相关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    2020-11-17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2016-12-26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2016-12-02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    2016-11-28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2014-03-27
少数民族艺术热门文章
新晃侗族欢庆歌节    2012-03-27
西藏人的白色文化    2011-05-05
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2012-03-23
贵州安顺“蒙正”苗族保留“母女连名”习...    2012-08-08
走进红苗族的习俗    2012-08-29
     
 
书 法 艺 术
三苏祠藏沈为书法立轴
书法这样写,节奏感更强!
写好楷书的十条法则
嘉庆皇帝楷书《五福颂》
赵孟頫之孙赵麟书法 洒落超逸不失家法
王羲之:霜降的橘子才好吃!
书法中的道家思想
张旭书法作品欣赏:气势奔放 运笔无网不收
唐太宗的书法情结
简说米芾大字观
学书法,请记住这十点
欧阳中石:书法靠死练是出不来的!
魏碑极品《张黑女》天下孤本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这书法,美若佳人
 
博 客 文 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大才子苏轼写的那些绝...
30立什么?40惑什...
这些知识只有1%的人...
从风水角度,住宅庭院...
老祖宗传下八句劝世良...
年轻人:现在偷的懒,...
古训:中国人8大忌讳...
攀比+“善良”+悔恨...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
 
历 代 名 家
杨晋 吴观岱 刘彦冲
胡若思 赵之谦 张雨森
史光恩 奚 冈 高克明
钟钦礼 孙君泽 颜 辉
仇 珠 汪 镛 张 宏
郑曼陀 原 济 安正文
卞文瑜 方增先 江明君
周之冕 文 同 王洪超
欧京海 赵时棢 李自健
赵光辅 孙梦卿 王 霭
苗 墨 刘宗古 徐崇嗣
王沂东 周中耀 潘 素
顾 安 马和之 朱好古
冷 铨 缪谷瑛 王树谷
王居正 李壮平 关则驹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23458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