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元星木雕作品
都说黄杨木雕出乐清,但金元星的黄杨木雕在永嘉一带赫赫有名,如今唯一门店入驻东瓯文创园-非遗广场B幢一层,而且木雕产品销售业绩喜人,是最畅销的文化礼品之一。
木雕大师金元星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从艺50多年,一生与木雕艺术结缘。当年14岁,他拜师温州著名的木雕艺人陈定松,学技艺有艺心,曾邀集木雕老艺人们组建“仁溪乡木雕小组”,1981年,他担任永嘉县工艺雕刻厂厂长。退休之后,他在永嘉县乌牛街道河口棣村的家中办工场,将一身技艺传于子女。2014年,金元星大师制作的大型“龙档”作品被温州市非遗展览馆永久收藏。
龙档又称“板凳龙”,温州民间传统特色的灯彩工艺,相传起源于乐清,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因乐清地处瓯江口岸,经常遇到洪水灾害,人们为了消灾祈福,用樟木、黄杨木等制作龙档,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乐清龙档上雕刻的内容主要有“八仙过海”、“老子出关”、“桃园结义”等古典人物形象,其艺术风格生动而精巧。乐清黄杨木雕大师制作的龙档,曾在法国等国展览过。每年春节,温州民间到处都有龙档出游,俗称“滚龙灯”,如今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文化生活。
金元星大师制作的龙档,技艺精湛,供不应求。据金元星的长女金少微介绍:“过去做八档、十二档的,以人力肩扛为主,如今都做三十六档、三十八档的,放在车子上推。一个大型的龙档集一个工场的人力,需要半年时间制作,成本在50万以上。现在,家里除了父亲依然坚持创作外,我和弟弟以及几个子女也在做活,还请了几位师傅帮工,但还是忙不过来,定做的龙档越来越多。”
金少微14岁跟随父亲身边,到雕刻厂打砂纸,耳濡目染了木雕的传统技艺,深得父亲的真传。金少微说:“龙档是木雕艺术的集中体现,父亲创作的木雕作品,基本上都是因材施"雕",每件作品都是传统技艺加上自己的想法,雕刻之前都要先描图,非常细致,其制作的龙档、佛像、浮雕、圆雕等艺术品,都是可以组合的,彼此相映成趣。任何木头在他手上都是有故事可说的。”
在制作龙档之外,金元星大师偶尔也会雕刻一些摆件组合,多年下来积攒了不少精品力作。如今,非遗广场店铺中的百余件作品,基本出自他与女儿金少微之手。这些摆件包括小佛像、历史人物、骏马等,有檀木、黄杨木、花梨木、金丝楠木等材质,大到半人高的摆件,小如托于手掌的挂件、车饰品,价格实惠适中,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