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 书画鉴赏 书画作品
 
崔白《双喜图》  
 上传时间: 2016年05月03日 09时30分04秒   编辑: 画香亭园   新窗口浏览    浏览次数: 6026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马远《踏歌图》   下一张图片 : 溪山访友图——王翚
 
相关信息
崔白《双喜图》
 
崔白 双喜图

崔白 双喜图

  【名称】双喜图(又名:《禽兔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作者】崔白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东)人。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为首出, 因补图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画风。传世作品有《寒雀图》《双喜图》(又名:《禽兔图》)等。绢本,设色,纵:193.7公分,横:103.4公分。

  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态与呼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S」型之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树干上有崔白款:「嘉祐辛丑(1061)年崔白笔。」画幅上尚有宋理宗的「缉熙殿宝」、明太祖时「司印」半印等收藏印记。

  《双喜图》为崔白代表作,画面以扣人心弦之情节抓住观者,无论是腾空展翅还是雀跃枝头的二鹊与树下玄兔都为不期而遇在秋风中各显其态,古木槎栎与随风摇曳的翠竹有机结合。章法开阔、布置运迷入疏,而细者不滞物态,秀挺用力的调笔恰到好处地塑造出不同质地的物态。色彩寓浓于淡,意境深邃而幽远,是中国工笔花鸟画注重形神兼备审美境界的典范作品。

  《双喜图》原题“宋人双喜图”,后因在图中树干上发现有“嘉祐辛丑年崔白笔”的题识,故归于崔白名下。“嘉祐辛丑”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此时正是崔白画艺的成熟时期。画面上,一派古木槎丫、霜叶飘零的萧条景象。秋风中,竹树摇撼,山草皆靡,风势甚烈,两只寒鹊栖飞噪鸣于枯木荆棘之颠,不知何时闯来一只野兔,正引首回顾,耸耳翕吻鼓目瞪着树上的山鹊,这就更加增添了双鹊躁动不安的情绪。画家抓住了秋兔双鹊高下对峙、浑然一体的瞬间之景,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图绘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折倒,残叶飘零,小草伏地,一片萧瑟之中,两禽鸟扑翅鸣叫,顶风飞来,其一刚攀在树枝上,目光俱向下,原来在残枝败草之中,有一只褐兔正回头向它们张望。不知双禽的鸣叫不安,是因为褐兔的出现惊扰了它们,还是凛冽的寒风,警示了冬的来临,它们在向褐兔传递这冬的信息?场景萧瑟寒凝,却是自然界寻常生命景象的再现,体现出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令观者回味无穷。在绘画手法上却颇具新意:工、写结合,枝叶双勾,甚至连细草也双勾,但禽与兔则勾、点、染结合,褐兔皮毛以笔尖簇点,层层积染,而禽鸟的羽毛则填染白粉,皮毛的质感强烈。土坡以干笔淡墨粗勾几笔,然后略加皴擦,只在局部加以密集的皴笔,却也将秋天旷野的落寞突现出来。飞鸟与褐兔的上下呼应,将疾风中零乱的一切涵容,而树身、枝干的勾、皴、擦、染,老练而雄健,显现其借鉴于山水画,技术已经非常之成熟。

  这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可见宋人的写实,并非只是简单地写形、求真,而是通过对形的细微刻画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中国画的写实,从一开始就兼顾形、神,追求意境。离开了形,何以言“神”?即使自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其实也只是笔墨精炼,形象简括而已,并非超脱形外。倒是现下有些公式化的花鸟画,一折枝上栖一飞禽,画得虽然十分逼真,却毫无意境可言。

 
相关图片
  关于书画鉴赏
      书画的鉴赏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不少书画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书画的时代气息多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的影响,而又与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有着莫大的联系,时代气息必然会反映到个人风格中,而个人风格中又蕴涵着个人气息。因此,当我们掌握了历史上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之后,时代气息就可以成为书画鉴定的一个可靠的重要依据。如两宋时期,尽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内有官不顾民,乡绅横行,外是西夏、契丹虎视眈眈,但这一切却未能阻止社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起唐代仍有很大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宋代的文化艺术也走向了新的繁荣,其中便包括有绘画一项。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有《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大多数画作都是描绘人物、山水或花鸟,而书画作品的另外一个分别就在于有的风格严谨工整,而有的却是豪放挺拔。除了时代气息外,个人风格是书画鉴定的另一个主要依据。个人风格是指某一画家的作品有自己的面目、风格、特点,这一点一般在画家晚年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鉴定者凭借这一点,常常无须见款识,便能够轻易判断出是出自何人手笔。大凡一个著名画家,在步入画坛之时尚未树立自己的绘画风格,多学其他名师的手法,在其不断的学习中吸取经验,久而久之,自成一体。著名画师唐伯虎擅长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等,在早期以工细艳丽为主,画法继承了五代、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而进入中年后则变为水墨写意,到晚年后构图简括,逸笔草草。又如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尤精画竹。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如果一个人去刻意模仿 唐伯虎、郑板桥、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终会因只做表面文章而暴露出功底浅、内涵少的缺陷。
     通常所说的款识也叫题款,是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绘制特点及诗词歌赋等。款名有单款、双款之别,双款即另加上赠送对象名字。“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款识成为了构成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名款也是书画真伪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画家的字体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特有的风格,如果有人想临摹,就会顾此失彼,形神很难兼备。明代文征明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其精整。他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习钟睬、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严谨,笔锋挺秀,书体端正,早年师法怀素及苏东坡、黄庭坚、米带各家,融合变化,运笔遒劲流畅,自成一体。当我们了解了文征明书法师承、演变过程后,就可以根据名款的书体来判断年代早晚与真伪。除此之外,还可根据他不同时期写不同名字来判断作品的年代与真伪。文征明绘画质品甚多,鉴定真伪时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注意名款“壁”的写法,文氏兄弟三人,长兄名奎,其弟名室,文征明名壁,奎、壁、室均从土,凡写壁从玉写成“璧”者定为伪迹无疑。文征明在四十四岁之前均写“文壁”,四十四岁之后改用“征明”。
     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基本上由绘画、题字、印章三个部分组成。书画印一般都用篆书,先书后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张大千三卜多岁之前的早期绘画,除了可从绘画、书体的风格鉴别真伪外,还可充分利用印章。他早期绘画作品所铃印章基本上为自刻,如“张季”、“张季媛印”、“大千’、‘阿爱”等。张大千进入中年后,自己所刻印章基本不用,只有个别早期印章见于晚年绘画作品中.如“大干唯印大年’等。他在印章中出现“季’、“媛”、“季媛”是他早期名字的显著特点。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张大千在画不同作品时,所铃闲文印也随之不同。 书画印在鉴别书画真伪时固然重要,但如过份依赖,也会误人歧途。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书画印,就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由于时代不同,所以各时代画家所使用的纸绢也有所不同。当我们掌握了各种纸绢的恃征对于鉴定书画真伪有很大帮助。当我们以纸、绢为依据鉴定书画真伪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绢的质量有高低,绢画保管有好坏,不能简单地认为绢已发黑或残损就是年代久远的作品。对用纸也要注意,素白纸可以根据需要染色,可以根据需要做旧,切不可以为纸色发黄、纸已残破就是旧画。
     书画的作伪有完全作伪,真伪参半两种。摹、临、仿、造是指完全作伪,而添、减、割、拆则属于半真半假。绘画作伪除了完全作伪、半真半假外,尚有一种特殊形式——代笔。代笔是指画家请他人代为绘画,然后画家落上自己的名子,并铃盖自己的印章。当一个画家名声显赫后,索求作品的人很多,当画家应接不暇时,便请某人代为作画。尽管代笔属伪作,但被画家所请的代笔人也是画坛高手,所以就其艺术水平来讲虽次于真迹可也非同一般。这样看来代笔画又与完全作假有所不同。
相关评论  
您还没有注册登陆,无法使用评论功能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23529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