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的“哈拉虎”表演
滨州新闻网10月22日讯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喜迎重阳节的到来,流坡坞镇前菅村“哈拉虎”曲艺表演队给村里的老百姓送上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让现场的人们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前菅村的一处空白广场上,锣鼓喧天,不少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原来“哈拉虎”的几名演员正在这里表演传统剧目《馋大嫂》呢,不一会的功夫,这里就聚集了很多观众。
“哈拉虎”中的演唱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动作滑稽幽默,化妆道具简洁随意,精彩的表演不时引得在场村民的欢声笑语。“我们老哥几个表演这个哈-拉虎,给咱这个庄乡爷们带来欢乐。”哈拉虎演员周赞镇感慨道。
据了解,前菅村民间艺术“哈拉虎”流传了600多年。“哈拉虎”也叫“哈拉头”、“牛骨戏”等,是由一菅姓举人于明朝永乐六年,即公元1409年传入流坡坞前菅村的。“哈拉虎”因其伴奏乐器而得名,其伴奏乐器多为牛骨制成,骨头上拴几个铃铛,铃铛响的同时还敲击骨头响。
如今,能够掌握“哈拉虎”演唱技艺的已不足10人,且全部在70岁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