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赏读频道>>>绍兴越绣民间一绝 以针作画吐芳挺秀
猜你喜欢的文章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吴为山浅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书卷气、才气、骨气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是谎言 但它述说真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顾恺之“迁想妙得”之我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艺术为什么一直领先西方1000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绘画未来命运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构建问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泊图美术:浅析当代儿童适合什么样的美术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浅谈古绢画的鉴定方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朱青生:艺术史方法论讲义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薄薄青筠再现笔墨韵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色彩情感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探析现代陶艺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艺术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绍兴越绣民间一绝 以针作画吐芳挺秀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8日 10时21分56秒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    浏览人气:5426 人次 【打印】 【纠错

 

 霞帔

 

 

《西厢记》绣片

 

 

绣有凤凰图案的枕巾

 

《一团和气》桌围

 

    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或喜庆、或华丽、或高远,都在一根银针的穿梭下渐渐浮现。它代表着吉祥富贵,也蕴涵着智慧与期盼。

    中国的名绣不外乎苏绣、越绣、蜀绣、湘绣四类。但据绍兴市志记载,早在宋代,绍兴一带就有了越绣。越绣是采用传统金银线织成的地方绣种,又称金银丝绣。人们在制作金银线时,将金银箔托背在连史纸上,通过砑实、磨光等工艺处理后,切成1厘米宽的细条,包缠绞贴在棉纱线上而成。银线多采用银箔本色,金线则在银箔纸上涂以黄色染料。产品具有金银般的光泽,所绣戏袍与服饰因此显得富丽豪华。

    越绣具有苏绣与京绣的风格,流传于绍兴、上虞、诸暨、嵊州、余姚一带,这里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优越的地理环境,五光十色的绚丽花线,为越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越国,人们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画绣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它受中国画的影响,题材以花鸟为主,构图秀丽。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作品栩栩如生,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越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特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越绣按针法分,可分为乱针绣与平绣两类。所用针法多样,有直针、缠针、盘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施针、辅助针等。其中平针使用最广泛,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为: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面上扎牢,每针有一定距离,所绣的纹样按图案大小阔窄,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如同扎鞋底花纹,这样的绣品绣面豪华大气,又不失平整。

    从表现的题材来看,越绣的实用品,如戏袍、衣料、寿屏、桌围、团扇的图案多是云、龙、凤凰、麒麟、狮子等;欣赏品则寓意吉祥、长寿、华贵、丰盛,如“并蒂莲”、“喜相逢”、“百子图”、“西厢记”、“金玉满堂”、“五蝠捧寿”、“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为使图案严谨丰满,绣工们采用金线垫绣的手法垫凸之后再施以刺绣,使绣品表面呈立体感,具有金碧辉煌的浮雕效果。

    清代是越绣的全盛时期,越绣被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桌围、扇袋、荷包等,更有在寿庆时或用来作佛教用具的织绣品,这种绣品往往面积庞大,制作时间长,工时数以千计。

    当我们欣赏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刺绣工艺品时,不由赞叹越地女子勤劳智慧的秉性和细腻灵巧的双手,这些数以万工计的锦绣,真让人怀疑是否是耿直豪爽越乡人的风格?

编辑: 画香亭园  
上一篇 : 如冰似玉话龙泉   下一篇 : 拉绒棉毯(南宋)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0620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