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赏读频道>>>中国三大泥塑:大吴泥塑
猜你喜欢的文章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吴为山浅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书卷气、才气、骨气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山水画的习得对诗词鉴赏的影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是谎言 但它述说真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顾恺之“迁想妙得”之我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艺术为什么一直领先西方1000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绘画未来命运 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的构建问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泊图美术:浅析当代儿童适合什么样的美术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浅谈古绢画的鉴定方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朱青生:艺术史方法论讲义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蔡元培:教育的最关键环节是审美教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薄薄青筠再现笔墨韵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色彩情感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浅谈探析现代陶艺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艺术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三大泥塑:大吴泥塑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7日 19时16分24秒   文章来源: 经济网    浏览人气:4320 人次 【打印】 【纠错

 

金陵十二钗

 

 

王勃当大战程咬金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大吴泥塑”是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的中国三大泥塑之一。据介绍,有着750多年历史的大吴泥塑工艺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大吴泥塑具有贴、塑、彩的独特技艺,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为主,形象生动逼真。

    
吴光让与“金陵十二钗”

    最近有两名美国教授慕名来到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求购泥塑。在民间艺人吴光让家中,他们的目光被12尊栩栩如生的泥塑人吸引住了,这是吴光让不久前制作成功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看着这些楚楚动人、神态各异的泥塑人物,美国教授由衷赞叹:“太神奇了,太精彩了!”他们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没想到这座千年的古城连普通的农民艺人都有这么深厚的艺术功底。

    吴光让是潮安县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幼年在其父的指导下,坚持学习大吴传统贴塑和雕塑,通过长期努力,掌握了大吴泥彩贴塑艺术的古老制作技法,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创作的泥塑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大奖。

 

     吴光让的“金陵十二钗”是怎么捏成的呢?他说,因为泥塑是立体的,这给制作过程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能准确地表现名著中人物的神态,吴光让认真研究《红楼梦》中这12位女子的生动情节和最传神之处。据吴光让介绍,“金陵十二钗”中每一尊泥塑从捏泥到成坯大约需要3至4天,给人物彩绘上色也需要3至4天。这样下来,制作每尊泥塑大约需耗费一周时间,这中间还不包括采泥、阴干和烧制的过程。制作中,吴光让还碰到了一个难题:如何绘制《红楼梦》中这12位女子的服装呢?贾元春的服装是雍容华贵的皇家服饰,而妙玉的服装却是清净脱俗的佛家衣物,每人都有各自特色。而且在泥塑上绘画远比在纸上绘画要复杂得多,绘画者要按照人物的身体起伏、凹凸特点顺势而画,否则画出来的服装就不够自然。例如,在描绘妙玉的服装时,胸部和腰间菱形的形状和大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一些褶皱处更是难以处理,吴光让硬是凭着多年的经验和丰富的想像力将之勾勒出来。正是由于泥塑制作的精细和复杂,加上每尊泥塑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艺术价值极高。

    
扶持培植把根留住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传统泥塑成为大吴村的“摇钱树”。该村鸿泰陶瓷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克树说,1989年一位前来参观的美国客户建议鸿泰泥塑厂生产国外需求量很大的圣诞节泥质面具。采纳了客户的建议后,采用精湛的泥塑工艺,特别是别具匠心的手工彩绘生产的面具,深受西方人喜爱。产品出口不断扩大,2007年鸿泰公司的出口额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据大吴村负责人介绍,全村已有30多家中小企业和近百家家庭作坊从事与泥塑有关的产业,2007年全村总产值达2.2亿元人民币,农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

    面对可观的经济收入,大吴村负责人吴卫华却忧心忡忡。大吴泥塑目前处于低潮期,过去当地百姓有逢年过节买泥塑的传统,但现在这种习俗已被淡忘。像吴光让这样的艺人大吴村只有几位。工业化的生产无法表现大吴泥塑的精髓,而手工泥塑的市场不大也制约着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大吴泥塑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虽然近年来村里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年轻人学习泥塑技艺,但收效甚微。大吴泥塑今年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让大吴泥塑更好地传承下去。

编辑: 幽香若兰  
上一篇 : 朴素的美丽  民间传统草编工艺   下一篇 : 乡土韵、奥运情 农民艺术展:民间艺术绽奇葩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3037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