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民间艺术-陇东皮影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陇东皮影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09月03日 17时01分38秒   来源: 百度百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3113 人次 【打印】 【纠错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 《都城纪胜》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清代中叶,陕西东路皮影从陕西的大荔、华县经咸阳、彬县、长武传入我省的平凉、庆阳、环县等地,所以这些地区的皮影造型方法和制作工艺与陕西东路皮影是一脉相承的。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经过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剪纸、绘画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原则和造型风格。 

      分 布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廊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刻制原料

  陇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槽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5:1),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 金銮殿,称之为大片, 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

      艺术创作

  民间艺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造型训练,陇东皮影艺人也不例外。他们在制作皮影时较少参与理性色彩,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意念,巧妙地对影人进行合理的夸张和变形。这非但没有束缚他们的艺术创作,反而使他们的创作更加自由、率真,更具想象力,给人一种夸张的美,这尤其体现在影人面部的造型当中。首先面部的造型主要是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夸张造型的,这些线条的长短组织、曲直搭配、点线结合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别和相貌美丑。如生角多是平眉且眼睛细长,以此来表现其善良、儒雅,旦角以弯眉线眼表现文静秀雅,而净角则个个立眉,眼睛圆睁以示其威武刚烈。其次,陇东皮影面部色彩的运用也极具性格化,且表现夸张。陇东影人的用色,以红、绿、黄、蓝、黑五种颜色为主,采用中国民间年画的浓墨重彩的着色方法,以固有色平涂分填。为了准确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面部的不同色彩标志着不同性格。如人物脸部设计一般是黑(代表)忠、红(代表)烈、花(代表)勇、白(代表)奸。

  陇东皮影图案,在设计构成上受到当地民间剪纸及传统戏曲的影响,富有强烈的地方民间装饰特色。如皮影人物的服装图案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净角服装多着铠甲、旗靠等;服装上饰有各种花纹图案,吸收了民间剪纸中的花、鸟、动物、水、云、凤、龙等各类纹样。皮影强调的镂空,形成虚实相生、阴阳错落的审美效果,从视觉上给人一种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之感。而陇东皮影的镂空图案,有月牙纹、圆点、锯齿纹、短线、半圆等,其中以月牙纹、短线居多,月牙纹不仅用在结构线上,还用在装饰纹样和组织图案中,并且根据情况需要做长短、宽窄、曲直的变化。其图案运用的大胆灵活,更增强了陇东皮影浓郁的地方民间装饰特色。

  构图与造型上的平面化是皮影艺术最显著的一大特征。这是由皮影的表演方式决定的。由于皮影戏要在二维的“亮子”即影幕后,靠灯光投影进行表演,而观众则坐在亮子前观看,这样就要求皮影的活动也必须是二维的,人物造型就要突出平面的效果,所以,皮影主要以侧身造型。为了增强皮影戏的表现力和观赏性,陇东皮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采用富有立体感的平面化造型。如陇东皮影在一个影人身上溶合了多种角度的造型。影人包括头茬和身段,头茬指的是影人的头部造型,包括脸谱和头饰两部分。从影人头部的外轮廓来看是正侧面,而面部的五官,眼睛和眉毛却是正面造型,嘴、鼻又是正侧面,但头饰是斜侧视(三分之二侧面)。在身段的造型上,这种处理手法尤其明显:自领口向下,是六分前斜侧身段,到腰部开始逐渐转向七分前斜侧,最后到腿部就几乎接近十分面(正面)了。这种造型特点也同样存在于衬景、道具处理上。所以在同一件皮影的艺术造型中,会出现平视、俯视、仰视多种角度的综合表现,以其产生立体效果,来弥补剪影造型的单调和不足。
      陇东皮影艺术继承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优良传统,其底蕴丰富,源远流长,造型优美,不失为陇原大地上的一支艺术奇葩。在大力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更应该挖掘保护陇东皮影,使它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繁衍的空间。

上一篇 : 民间多彩艺术-香囊   下一篇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相关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华艺术瑰宝之-自贡扎染
山东日照农民画:草根艺术闯出新天地
澄怀格物: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桃源刺绣:飞针走线巧盘花
留住年画:纸上的年味
  热门文章 (历代民间艺术
中国瓷画 雅火炼丹青
挑花:在失传边缘的民间艺术
湖南擂茶的趣味风俗
民间艺术“跨界”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民间艺术良辰 奈何老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1853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