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略阳民间风俗习惯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略阳民间风俗习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08月17日 14时38分47秒   来源: 陕西旅游    编辑:飞龙   浏览:2923 人次 【打印】 【纠错

 

  (1)诞生:姑娘出嫁后出生第一个孩子,三天以后由丈夫去娘家报喜。若生男孩携雄鸡一只,若生女孩携母鸡一只。产妇一个月不得出门,称为“坐月子”。婴儿降生后,第一个来家者,谓“逢生人”。但禁忌孕妇到产妇房中,怕“采奶”,意谓带走婴儿奶。10天后,长辈为婴儿取乳名。娘家人或亲朋送“月礼”,一般有母鸡、鸡蛋、红糖、大肉等。满月之日,家门户族、婴儿外公携金银项链、手 镯、“百家锁”、衣帽鞋袜等,为婴儿办满月,主人筵席招待。满月那天的早晨,由户族中其他人,抱婴儿出门“撞路”,又叫“撞干爸”,即遇到第一个男者,不论生人熟人,认做婴儿的干爸,从此来往。现今,“逢生”、“撞干爸”逐步淘汰,但有的地方仍有办“满月”、认“干爸”的活动。

  (2)寿辰:俗称“办生日”。解放前人过半百,堂前无父母,家门无孝服即可办寿辰。尤以地方富户士绅为甚,一年一度大肆张罗,耗费无度。亲朋好友,前来祝贺,送寿联、寿幛、寿果,祝“福寿双全”。主人以佳肴美酒款待。势大有钱的人家,摆“长寿筵”,唱祝寿戏。一般穷苦人家,财资无力,即日出门“避寿”,当晚回家。解放后虽有改变,但“办生日”仍存在,不过规模甚小,仅限儿女、女婿、近亲备礼以贺,主人款待一餐,以示“合家欢乐”。

  (3)结婚:旧时称“说媳妇”,也叫“找老婆”。基本上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确定婚配。其过程大致分五步。

  第一步:说亲。由“红爷”(介绍人)操纵,见面机会只能偷看或斜眼一瞟。见面大多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或其他时间。两家老小达到情投意合。

  第二步:索取生辰八字。经过算命先生依据《通书》查证,两命相投,而不是相克,就继续联系。并将生辰八字一纸放在神柜上的香炉下面,如一周或半月内,双方家庭平安无事,则这桩婚姻算是有基础。

两命相投或相克指的是十二属相,传云:“自古白马怕青牛,龙见兔儿泪长流,猛虎见蛇如见绞,金鸡怕玉兔,鼠猴一旦休,猪羊不到头”。这完全是一种迷信。
 
  第三步:落话(现在叫订婚)。由介绍人、男方家里、知已亲戚,共四人(二男二女),带上四色礼品(通常为盐、茶、果、饼、双肘双肉,中间系红纸条两套或四套衣料)去女家确定婚姻关系。

  第四步:过礼。征求女方老少的意见,需要什么东西,用红纸开成礼单,通过“红爷”领先,顺序而入,女方备酒肉款待,然后以礼单为据向女方交礼。双方没有什么意见出入,就商谈结婚佳期。

  第五步:结婚。通常按家庭情况,无一定模式。接亲去人为单数,回来为双数。大利年份坐花轿,新娘头顶红色盖头。小利年份坐小轿(二人轿),头顶黑色盖头。新郎如不坐轿,身上用红缎子斜身佩挂。轿子前面还排列着女方家的陪奁,有用盘子端着的,有抬着的,并以二人或三人吹奏唢呐,抬到新郎家。卸轿时要为轿夫出“红包”,卸轿揭帘,迎新娘入室,歇息擦洗等,都要用“红包”换取。接下来举行仪式, 拜天地、拜父母,拜老少外家。然后由接亲的女客扶入洞房。入室前,新郎用擀面杖将新娘的盖头挑下来。晚上新郎的同辈朋友闹房至深夜。

  (4)招赘:女方家中无男儿,经家族同意,男到女家落户。其过程同结婚差不多。

  (5)转房:多是兄当兵未归或死去,女方不愿离开这个家,转给其夫的弟弟为妻。

  (6)再婚:俗称接寡妇。一般不准放炮,悄悄地,并多在晚上接到家。过门时还有个规矩:用木炭火或柴生堆火挡在门上,寡妇从上面跨过去,然后吃一顿便饭即算结婚。

  (7)丧葬:旧社会,略阳民间丧葬含有较浓的封建迷信色彩。其程序、仪俗大体有报丧、讣告、入殓、灵柩、点长命灯、孝子跪灵、出殡、长男顶烧纸盆、起棺打烂、灵柩盖红布、缚公鸡,孝长男、女抱遗像,无像执引魂幡,孝子披麻戴孝,一身著白、低头、手执丧棍,孝男拉灵致哀,孝女痛哭出殡。复三、头七、二七、……七七、百期、周年等,县境内各地大致相似,略有差异。棺木以松、杉、柏、楸木为上,次以白杨杂木者多。装棺木(入殓)时,灵枢置地,裱褙缝隙;为死者著三件、五件、七件、九件不等的单、棉绸缎衣裳,打银钉盖棺用土埋葬者多,火葬者甚罕。多墓前立碑,以褒扬死者。
  现今,民间的丧葬仪俗已有很多改变。子女亲属穿孝服,戴黑纱,佩白花,亲朋邻友送花圈、挽幛开追悼会,以代替过去的吊唁、叫礼、做道场、念经等仪俗。仍有在墓前树碑者,内容仅记死者的生卒年月和籍贯姓名。

  (8)春头腊尾的忌讳:正月初间不烤馍,年夜“锅巴”要留圆(全)。“献食盘馍”蒸的大,五谷丰登过好年。

  (9)民间古会(以农历计算):正月初九天教会(上元会)三月十六娘娘会,四月初八佛爷会,四月十五城隍会,七月十五中元会,十月一日地藏会等。古会期间敬神烧香、点蜡、烧纸,叫礼叩拜、念经诵佛,各地男女信士还愿、问卜,间有给神唱戏之举。

  (10)生产习俗:东路号子南路歌,“锣鼓草”兴要路坡,北路人有老习惯,每到冬闲多“打坡”(即打猎)。

  (11)生活习俗:“衣烂补钉净穿袄,男女守家不出窝,乡镇妇女揽家权,农村妇女会爬坡。清早起床煨茶罐,木节钻洞净洗眼,上山砍柴齐捆捆,回家吃饭不离酸”。每年腊月二十三后,城乡到处就开始办年货,屋里大扫除、洗衣服,杀猪、宰羊、互相吃“跑堂”。

 

上一篇 : 江南婚嫁习俗:十里红妆   下一篇 : 中国传统佳节-七夕节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4448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