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苗族习俗风情:“跳月”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习俗风情:“跳月”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08月03日 16时28分21秒   来源: 旅游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2622 人次 【打印】 【纠错
 

  跳月,是苗人的乐事,可以说是民俗学上所谓“春嬉”的一种,实际上是青年男妇择配盛会。

  跳月是苗人春嬉择偶的盛会,在他们是一个极重大的日期。举行的时间,以促春季为多,但也有在其它的春秋佳日举行的。会中青年男女,酣歌狂舞,各选所欢,以成姻好。但这不是婚姻的开始;故此与其说是婚姻的礼式,不如说是求爱的喜剧。因为议婚、行聘、成婚、同居种种手续和礼节,都在跳月之后。

  “苗族”一语,在过去是一个颇为笼统的名词,旧时用来泛指南方与汉族异类的种族。故“苗族”一语,并不专指某一少数民族,它有时将壮、瑶、彝、仡佬等西南民族,也都包括在内。因此,广义的“苗族”散布甚广:长江以南,自湖南、江西、湖北的一部分,以至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广东一直到缅甸、越南、老挝边境,都有他们的踪迹,尤以两广、云、贵四省,为其繁殖的中心。过去,他们在这些区域内,自成部落,不与汉族往来;或与汉人错杂而居,风俗习惯,彼此间有或显或晦的相关影响。详细的考察他们的礼俗,正确地记录下来,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尤其是研究中国民俗的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

  下面引述的苗人跳月的材料,其作者大都是清代的汉人。

  在《续文献通考》里,有几句简括的话,可以拿来当作跳月的总述:

  苗人休春,刻木为马,祭以牛酒。老人之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词,谓之跳月。

  清人陈鼎,以汉人幼年流落滇黔,习见苗恋的民情风俗。即长,又娶士司苗女为妻。著有《黔游记》及《滇黔士司婚礼记》二书,关于跳月的风俗,都有记载。后者所记如下:

  仲家,牯羊苗,黄毛仡佬,白倮倮,黑倮倮(倮倮是彝族的旧称)五种苗,以跳月为配婚者,皆不混。跳月为婚者,元夕立标于野,大会男女。男吹芦笙于前,女振金铎于后,盘旋跳舞,各有行列。讴歌互答,有洽于心即奔之。越月送母归家,然后遣媒妁请聘价等。既成,则男就于女。必生子然后归夫有。周礼暮春之会,大会男女,过时者奔之铢禁,不及时者忽各市地。今此五苗,无论过时与不及时者皆奔,殆其流弊欤。

  这里说跳月的时间在元夕,与别的地方在仲春或暮春举行的不同。但时期尽可因地而异,而其中心的事实,则没有两样。作者拿周礼暮春大会男女对话与苗俗相比,自是很有识见之言,但末了斥为 " 流弊 " ,则未免有点偏见,这一点下面还要详细讨论,现在暂且搁开,再旁述些事实。

  清朝黄元治的《黔中杂记》,也有述及黔中苗人的风俗,虽未明解是跳月,但与上面所述的中心事实正同,可断为同属一类。其说云:此间的人 " 无婚娶礼,女子踏歌,男子芦笙和之,音调谐则配 " 。他说苗人, " 无婚娶礼 " 是大大的误解,殊不知踏歌唱和,谐协则合,便是婚娶的准备,两情既洽,然后告之父母,依礼成婚,其手续与汉族虽不尽同,却有点相似,何谓之强迫一对未曾见面的男女相结合,完全不顾当事者的意志感情,而苗人则任青年男女自由选择罢了。

  方亨咸亦清朝人,所著《苗俗纪闻》,记苗人的婚俗,比黄元治较详,却没有因种族成见误解。他记贵州苗族的习俗说:

  其媒也,无媒妁。男子壮而无室者,以每年六月六日,干将蹉,悉登山四望。吹树叶呦呦声,则知马郎至矣。未婚之女,群往从之。任自相择配,先合而后议婚。视女之好恶。以定聘之高下,聘无币帛,为牛若干。父母不受聘,聘归舅氏,云还娘钱,如女多,以一婚舅家,舅则不复取聘矣。婚后不同寝处,唯私媾,俟孕而乳,始同处。

上一篇 : 最古老的情人节:苗族姊妹节   下一篇 : 普米族的婚恋习俗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4867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