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这些面塑,多出自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之手。 山西民间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贺。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尤为其中之重,几乎家家都要用塑制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品种繁多、水平精湛的面塑。 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它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色彩都与当地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山西南部的新绛、襄汾县一带,面塑讲究染色,色彩华丽别致。霍州一带,面塑不重修饰,素面朝天,朴素雅致。忻州、定襄等地,则以塑为主,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风格粗犷、大方朴实、简练雅拙,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