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山西:清明祭祖民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山西:清明祭祖民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2年04月03日 16时03分22秒   来源: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1468 人次 【打印】 【纠错

运城清明节要蒸“子福”。(资料图)

  运城:只能提前 不能推后

  本报讯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回归故里和亲人团聚,一起去扫墓祭祖,寄托哀思。

  在运城一带,清明节遵循最古老的习俗首先是上坟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推后,而且最迟必须在清明节当日中午12时以前完成扫墓。具体扫墓时间可分为一次,也可分为两次。一次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两次的则一次是在清明节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节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去扫墓的人只能是男人,女人是不允许去的,女人只能在家做饭等着上坟扫墓的人回来吃。据老一辈人讲,不让女人到坟地据说是不吉利,而女人上坟扫墓时间定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叫女儿送寒衣。

  运城人清明节扫墓的另一个习惯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个别地方也有带着糕点、水果或自家蒸的大馍或者是煮的油饼,依次摆开。众人在族长(就是本家辈分最高的人)的带领下,烧纸磕头,祭拜先人,然后用带来的水壶浇洒将余火熄灭,这样做是避免引起火灾。初春时节,天干物燥,极易失火,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仪式完毕,众人就用带来的铁锨修整坟头,除去杂草,堵死鼠洞,找来一些迎春花插在坟头,据说成活了可防止水土流失。迎春花生命力极强,没有根也能成活,来年上坟就是绿绿一片。干完了这些以后,将烧剩下的最后一张白纸用土块压在坟头,表示坟已上过,后继有人。

  所以每年清明节,运城一带农村的田野里,一个个黄土坟头都压着一片白纸,成为一景。(董应赞 王强)

  绛县:塬上塬下 两种方式

  本报讯 全国各地清明节的习俗大都不同,就连晋南小县——绛县各地上坟的风俗都不一样。一个叫二里半的地方把绛县分为塬上、塬下两个部分。垣上讲究女人不上坟,清明节前后,家族的男人们带上男孩,先去祖坟祭祀。等上了祖坟才分开,各自上各家分出来的坟。塬下则是一家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去上坟,谁家的人多才显得家族人丁兴旺。祖坟上了以后,按逝去亲人辈份、年龄的大小都要去祭奠一番。但塬上、塬下清明节上坟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讲究“早”。老人们都说清明节是阴间的年,就像人间过年时迎新接福一样都要早。谁家的坟上先烧了纸钱、放了鞭炮,阴间的亲人一年里就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而且和“邻居”比起来也有面子。

  农历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上坟,有的时候大人们要哭,尤其是女辈们,对亡人的思念、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哭诉给逝去的亲人们,拉着长调唱戏那种。小孩子们跪在坟前不知所措,直到大人们哭累了或倾诉完了互相劝说才止住哭。清明节上坟,是不能哭的。因为是阴间的年,阴间的人也讲究高高兴兴过年,没人愿意听到哭声。清明节上坟是最隆重的,大人们提前准备好了五色纸剪的“幡”,用高粱秆穿起来,五颜六色很是漂亮。小孩子们都以能拿着“幡”为荣,有拿不上的就去跟同辈的哥哥姐姐们去抢。“幡”是有讲究的,坟里葬着一个人的坟上,只能插一种颜色的幡,合葬的才能插两色的幡。上坟时先插上幡,点着香,点香也讲究坟里一个人点一根,合葬的才点两根。上完香,摆上祭品,一家大小全都跪到坟前,由家里的长辈烧纸钱、放鞭炮,直到把所有的纸钱烧完才能站起来。剩下的就是小孩子们的事了,拿几个白面馒头在坟头滚,滚上几个来回,也不管馒头上有没有土,掰开一人一块就吃掉了。回的时候,大人们在地里拔几株麦苗别在孩子们的耳朵上,念叨着:“别个麦,活一百。”(康保平)

  晋中:谁家人多 谁家旺盛

  本报讯 3月30日,晋中市史志研究院的退休干部刘俊礼,讲述了当地的一些清明祭祖的民俗:晋中市有十余县,在清明节祭祖的民俗方面相差无几。每年虽然还有农历的正月初二、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都是上坟祭拜的日子,但清明节最为隆重、正式。

  这天,即便在外很远,人们大都要赶回上坟,否则会被认为“不孝”。清早,家人们拿着铁锨、提上水壶、扛着旗幡,带着香火、酒、糕点来到坟上,谁家去的人多,说明谁家旺盛。

  摆好祭品后先给祖先叩头,然后在坟上插纸旗纸幡,插得多象征后代兴旺。最后整修坟地,培土、除草、填穴。有的还要摘些柏枝回去,插在门上,据说可以“驱邪”、“避瘟”。

  个别县区还会蒸食各色花样的面馍,不在家的托人捎去,也会馈赠亲友表示祝福。据介绍,因在外工作紧张,不能回家祭祖的人,他们只能面朝家乡的方向“遥祭”,以缅怀上辈的养育之恩。 (王怀兵)

  阳泉:清明祭祖 尽心就好

  本报讯 在阳泉当地,一直流传着“前三后四”清明祭祖的说法。清明节上坟是一种祭奠先祖,体现孝心的方式。清明节关注的不仅仅是扫墓,也是生者对逝者表达追思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3月29日上午,阳泉王先生说,尽管在清明节“前三后四”都可以去上坟祭祖,但还是以每年清明这一天祭祖的人比较多,到那天大街小巷都是手拿祭品匆匆赶路的行人。不管赶往公墓,还是回到故里,人们都要在这一天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就连不能前往安葬地扫墓的外乡人也要在十字路口画个圈,以圈代墓,遥祭亲人。清明前后烧纸燃香烛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阳泉市还因此引发了几起大的火灾。

  所以今年的清明节,王先生虽然已经准备了些纸箔、冥币,但并不准备烧燃。因为王先生老家盂县北下庄乡草旺林密,为避免引起火灾,王先生准备在回乡祭祖时买束鲜花插在坟头,把纸箔、冥币掘个坑放进去,跪拜一下就回来。“尽到心就行了,也不必非得烧纸放炮。”王先生表示。(贾彦卿)

  长治:女儿提前 儿子当天

  本报讯 据襄垣古韩镇南关村74岁的韩三丑老人说,在长治大部分县区的民俗中,一年有两次上坟的时节,一次是在气温回升,可种瓜点豆的清明;一次是在北风劲吹,大地即将封冻的农历十月初一。后辈子孙上坟祭奠先祖的同时,清明、十月初一还有一层含义,即前者是寄托哀思,祈求先辈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后者是祭祖感恩,感谢先辈一年保佑五谷杂粮堆满粮仓。

  有关上坟时间的早与迟,韩三丑老人说:“在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清明节上坟是有习俗或规矩的,儿子、女儿上坟是有区别的,女儿提前上,儿子当天上。按老人们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儿子顶门立户,上坟理应当天。女儿则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俗称外人,外人怎么能够来上坟呢!难道你娘家没后人?其实是为了姑娘能够在婆家做个好媳妇,娘家的事你少操点心罢了。”

  三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在一个地区、一个县,南北话音不一样,风俗习惯也有区别,仅就上坟一事,有的地方上坟不见太阳,有的地方上坟等到下午,还有的地方新墓地,三年不上清明坟,只上惊蛰坟,所有这些风俗、规矩,说白了就是给后代留个念想。

上一篇 : 山东荣成的磕花饽饽   下一篇 : 杭州茶农的独特婚俗:以茶为媒结良缘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1857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