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2年03月23日 09时31分39秒   来源: 中国文化产业网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7088 人次 【打印】 【纠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后称僚人,宋代朱铺的《溪蛮丛笑》中称为“仡佬”,到了明带资本就定下来了,田汝成的《行边纪闻》中明确的说:“仡佬”一曰“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夜郎”解体后,僚人大量外迁。和汉、苗民族杂居,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仡佬族有43.7万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北部的遵义、安顺、六盘水、黔西、织金、六枝、关岭、普定、大方、清镇、仁怀、平坝、金沙、兴仁等县(市),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仡佬族居住比较分散,常常与其他兄弟民族交错杂居。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很多人都会说汉语、苗语、布依语等。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因居住地区不同,饮食也不一样。山区以包谷为主食、平坝地区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小麦、薯类等其他谷物。

  服饰与汉族及邻近的少数民族大体相同。但在一百多年前,一些地区的妇女穿“桶群”。桶群分上中下三段,上下两段用麻织,间杂青百条纹,中间为羊毛织,染红色。脚穿尖钩鞋。上衣及腰部,袖、背绣花,上端开领口,穿时头顶往下套,称为“仡佬袍”。头挽发髻,花帕盖头等,这种服饰现代已不多见。

  古老的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类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订婚时,要吃“鸡卦酒”,这是杀鸡后用鸡股骨占卜求吉利。“鸡卦”谐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种形式去细细讲究鸡股骨上的纹样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订婚酒统统称吃“鸡(吉)卦酒”。

  吃“鸡卦酒”是在姑娘家举行的,未来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认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献“鸡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献给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时也要恭维老伴一番,说“娃娃是她养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说,这是人类母权制在婚姻上由母亲做主的遗风。

  仡佬族女人出嫁时要自动打掉上颚大齿1-2颗,说是怕女人伤害夫家而产生的习俗。夫家视处女为一种可畏的东西,需打掉牙然后才敢与之成婚,个中古远民俗遗风意味深长。

  还有“把门枋”、“追姑娘”和“打湿亲”习俗,在仡佬族婚俗里也很有特色。“把门枋”是新娘离家出嫁时,要双手紧紧地拉着门枋表示不肯离去。这时候,媒人就要过来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牵着新娘离开娘家。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声号哭,唱“哭嫁歌”。出嫁前还要乘人“不备”而“逃跑”,让嫁家婶娘嫂子等女亲戚把她找回来。离娘家出嫁前要拜别娘家祖宗,姑娘的父亲要解开她衣领边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闺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员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湿亲”则是在新娘娶进夫家之时,一跨进屋,就要用夫家准备好的清水洒向接亲的人。传说这样可让清水淋去邪魔求个吉利。

  还有一些和别的民族相异的,即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时,要撑着伞由迎亲和送亲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后也不兴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嫁装也不是在出嫁的喜日里带到婆家的,而是在生下头胎小孩满月后,才由娘家把嫁妆送到夫家。

  仡佬族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重彩礼,现在也改变了,选择吉日后,迎亲这天,新娘由接青人和送亲人陪同撑着伞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上一篇 : 吉林满族民俗剪纸“嬷嬷人”   下一篇 : 新晃侗族欢庆歌节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热门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新晃侗族欢庆歌节
西藏人的白色文化
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贵州安顺“蒙正”苗族保留“母女连名”习俗
走进红苗族的习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1293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