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天贶节的饮食习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天贶节的饮食习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10月31日 14时55分11秒   来源: 我们的文明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5357 人次 【打印】 【纠错

六月初六晒藏经

  六月初六是天贶(kuàng)节,又称六月六、姑姑节、虫王节、尝新节等。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国一个大官骄傲自大气死亲家。其女婿想为父亲报仇,女儿在六月初六赶回娘家报信。父亲悔恨自己作错事,他没有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六月六日,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说此日回娘家,可以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所以民谚有:六月六,请姑姑。其实农历六月农闲,正是回娘家回娘家的好时候。河南妇女回娘家时,要包饺子,敬祖先。有的地方出嫁的姑娘要带上新麦面做的馒头、糖包、油食去瞧看爹妈。父母兄嫂要给出嫁未及一年的闺女送扇子、帘子和凉床、凉席。妇女要在祖坟旁边挖四个坑,每个坑中都放饺子,作为扫墓供品。甘肃榆中在六月六庙会上,求育妇女要跪在太白泉边,从水中捞石,用红布包好,祈求得子。小孩跟随母亲去姥姥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 

  六月六有降天书的传说,所以又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道教元始天尊于六月初六赐书于人间;玄女六月初六赐书于宋江,要他替天行道;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称上天赐给他天书,后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天贶殿纪念,由此还有典故“天书封祀”。六月初六正处于盛夏,多雨易霉,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所以这天又叫龙晒鳞。河南民谚:六月六晒龙衣,龙衣晒不干,连阴带晴四十五天。此日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六月初六有藏井水的风俗,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六月六日,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初汲者,即久收不坏。曝所有衣服,是日朝内亦晒銮驾。河南郑州农家此日做麦曲,以备造酒、造醋和做酱油、面酱之用。所以天贶节也称“晒衣节”、“瞧夏节”、“神曲节”等。 

  寒冬、酷夏时最易得病,所以六月初六很多地方要祈求人畜的安全。山东临朐地区六月六祭山神祈求: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邪。《万历野获编》:妇女多于是日(六月六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至于猫犬之属,亦俾浴于河。京师象只,皆用其日洗于郭外之水滨,一年惟此一度。杭州妇女除在六月六洗头外,必为小儿沐浴。广西壮族以六月六为牛魂节,此期间为牛洗澡,让牛休息,喂各种好饲料。盛夏也易水灾雨害,所以六月初六也有祈求晴天的活动,闺中儿女剪扫晴娘(妇女形象的纸人,伸展两臂,两手各持一把扫帚或树枝,作驱云赶雨的姿势)悬挂在门的左边。陇东地区称扫天婆、扫天娃娃、驱云婆婆等等。 

  食俗方面,山东鲁西南有一种习惯,66岁的老人必在该年六月六日过生日,做好吃的,有民谚:六月六,一块肉。这是一种特殊的敬老良俗,祈求老人延年高寿。江苏东台县六月初六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糖、油制成的糕屑,有说: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 

  浙江义乌赤岸镇三角毛店、南深塘一带的村民有吃六月麦饼的习惯。六月饼的原料是上好麦粉。村民们将饼做好后,为防天气炎热麦饼变质,事先将饼炙烤。薄薄的六月饼也有松、软、硬多种吃法。松的是用食用油将麦饼煎松吃。软的是用蒸气将饼蒸熟,菜放到饼中间卷起来吃。硬的要将锅烧热,贴上饼,洒水盖锅焖几分钟,待饼熟硬了就可拿出享用。过去农历六月,麦早已收割进仓,早稻也将相继成熟,在早稻开镰收割前夕,当地农民准备了麦饼等到田头祭谢田公田婆,保佑粮食四季丰收。北方类似习俗是用新麦蒸馒头上供。浙江上虞六月初六是尝新节。这天正当天热入伏,早稻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际,家家品尝新谷,如果新谷未熟,也要抽几根禾穗煮熟大家品尝。现在品尝新谷的习俗已由吃鸡吃肉的习俗所取代。俗语:六月六,不吃鸡就吃肉。六月六吃鸡是为夏收做好体力准备。 

  河南郑州民间这一天要行香祭天,庆祝麦子入仓和祈祝秋粮丰收。吃炒麦面红糖粥,喝大小麦、豌豆汤,说是可以祛热湿,免眼疾、防伤暑。有的地方六月初六要吃焦薄饼。焦薄饼是河南烙馍的一种,烙地时候里边放些芝麻、盐、五香粉,吃起来焦、酥、脆、香,根据喜好有不同吃法。传说古时候蚂蚁帮助一个书生考试,后书生做官为报答蚂蚁而定六月初六大家都吃焦薄饼,吃焦薄饼时掉的渣也就送给蚂蚁做口粮了。这种薄饼发展到后来可烙可炸,炸的取名炸麻燕儿。 

  另外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小年下”。旧时商号店铺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俗语: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豫东和豫南的农村更为重视六月初一过小年。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新麦做的水饺、馒头、枣山及瓜果之类供品,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焚香燃炮祈求秋季丰收。尽管初六与初一有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融合在一块了。

上一篇 : 中国古代的避讳   下一篇 : 2月4日6时48分立春:立春的由来与习俗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054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