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端午节与天津民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端午节与天津民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9年05月20日 21时22分23秒   来源: 天津日报    编辑:若兰   浏览:5095 人次 【打印】 【纠错

 

    今年是国务院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农历节气颁布为法定休假日的第二年,而今年按照我国农历(己丑)年份计算今年又恰逢有两个农历五月(俗称闰五月),农历的五月初五分别是在5月28日和6月27日两天。自己想,若两个农历五月初五都被定为“端午节”就可以休假两次了,但是,国家规定遇农历闰月第二个节日是不享受休假的。

    “端午”又称端阳、重五。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也就是说此时大地复苏,人们种花、种草可以尽情享受阳光。现如今,我们除可以沐浴阳光外,还可以享受多一天的休假。这还得感谢我们祖先对我国伟大文学家屈原的纪念。

    对于端午节的来历与形成,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有说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的,还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的,还有讲是纪念百越族民间图腾的,无论有多少传说,大多人对端午节纪念屈原是深信不疑的。

    据史料载,在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在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郢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以北地区)。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他乡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糯米,并将糯米用竹子叶或苇子叶包裹好,投入江里,后来人们将这种食品称为“粽子”。百姓想让鱼吃了这些粽子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据传,没过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在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据考证,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天津地区是最先开始纪念屈原的。由于工作原因,笔者对天津民俗有粗浅的研究。天津位于渤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水网密集、水运十分发达,特别是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了南粮北调的枢纽,天津民俗有别于其他北方城市,其民俗和社会习惯融入了众多的南方元素,可谓是“华洋杂处、南北交融”,早年,每逢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津百姓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当年在天津卫老城里的百姓家,在五月初五这天均要在大门口上方悬挂艾叶、菖蒲和蒜头以防病驱邪。据史料载,采艾草还有很多的讲究的,人们要在鸡鸣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家挂在门上,当年天津卫手艺人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一些艾叶在上面。在古文化街旅游区现在还有一些手工艺者现编现卖用草或碎布制的小老虎和粽子。其实艾草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驱蚊的作用。古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误以为疾病是由鬼邪所至,于是,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将艾草编成鞭子,用蒜头作锤子,驱退蛇、虫、病菌等。

    由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于端午节中闹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编老虎、饮黄酒等民俗活动有取舍地继承了下来,在古文化街北面通庆里西入口墙面上就刻有“三岔口闹龙舟”的砖雕壁画。这幅壁画的刻制,证明天津人对于这些民俗有了新的认识,正在给予这些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上一篇 : 新疆民族风情、风物、风味   下一篇 : 花轿、喜轿及其风俗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040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