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技艺精湛的民俗文化:明代京城八绝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技艺精湛的民俗文化:明代京城八绝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11月30日 23时32分26秒   来源: 艺术网    编辑:若兰   浏览:5074 人次 【打印】 【纠错
   老北京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历代传承至今,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3)京城“百巧骈集,争相高尚,即技艺之微,亦往往造极工巧,有古今所无者”。当时广为传颂的“都城八绝”就是一例。

    最有名的是李近楼,此人中年双目失明,常以琵琶自娱,新声古曲,无不绝妙之极,且能左右手弹奏。有朋友来访,以弦对之,酷似人语,字句清晰可辨;还能变声调学二三人说话;模仿军士操练,鼓乐叫喊声声;或模仿琴筝笛音,更是惟妙惟肖。在《宸垣识略》书中,对李近楼的评价是“平生羁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于鸣弦铁拨发之”。

 

投壶


    古代宴会上有一项投掷游戏,宾主依次把“筹”(特制的竹木小棍)投送到壶中,以投中多少定高下,少者须饮酒。有位叫苏乐的人,可用各种姿势投壶,皆百发百中,他双手各执一筹,双臂大回环摆动数次,二筹飞出去,同入一个壶中,或是一手握三筹投掷,又分别命中三壶,他还能背投,名曰“仙人背剑”,真是“盖其工巧独得,非人所可及者”。

 

       郭从敬是个自幼“不乐拘检”的人,曾出家为显灵宫道士,常以踢球为乐,他可长时间让球在自己身前背后飞动而不落地。还能接应几个人投来的球,按其轻重缓急一一踢回给对方。让人赞不绝口。

 


    第四绝是王国用吹箫,“每发声清韵彻室,飘飘然若有凌风之意”,听者如入仙境一般。

    蒋鸣岐为人异常聪颖,“颇知书义又善谈论”,且书画皆佳,最擅长的是弹三弦,曲调悠扬悦耳,还能模仿琴笛之音,可与李近楼的琵琶媲美。

  

   

 

对弈


    闫桔园的围棋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人对弈时,布势十余着,就能预知输赢多少,“或棋穷日夜”,相隔数天后,再布原局,绝无遗漏,令人佩服不已。

    张京的象棋也毫不逊色,与人对局开始不久,即可预测多少着儿后,是用车,或马,或炮“将死”对方。此人性情谦和,不愿与人多争高下,常以和棋结束,双方各得其乐。

    最后一绝是刘雄的八角鼓,他击鼓时轻重疾徐,声声清澈入耳,或与丝竹管弦合演,“节奏曲合,更能助其清响云”。

    明朝时期的京城八绝各有千秋,他们的精湛技艺,在民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与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脉相承,蕴含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上一篇 : 中国玉文化:美石之美 兼具“五德”   下一篇 :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478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