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中国玉文化:美石之美 兼具“五德”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玉文化:美石之美 兼具“五德”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11月30日 23时25分50秒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若兰   浏览:5243 人次 【打印】 【纠错


 


玉"英雄"合卺杯(明)


 


    玉与石相伴,故有美石之称,玉与石不同之处在于石是无知无觉之物,玉是有情有性之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所谓五德,是指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的结构和舒畅的声音。

    玉的发现,据说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的昆仑山为群玉之山,其山下的和田地区有两条著名的河流,一条是玉龙喀什河,产白玉。一条是喀拉喀什河,产墨玉,形同泾渭,和田玉以羊脂玉为最,其透闪石成分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上好的和田籽玉每千克在百万元以上。盛产美玉的和田被誉为“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取材和田玉。

    知玉,始于成语,几十上百,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有玉的成语生动,美丽。懂玉,在于文化,尤其是戏剧,《玉蜻蜓》、《拾玉镯》、《玉钗记》、《玉簪恨》,玉作为道具,一为守身如玉之盟,一为洁身而返之意,玉无言,通人性,意深远。


 


    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有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有《红楼梦》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的神奇,红学专家评说此书之文化三纲,玉为首纲;《山海经》中有黄帝食玉膏的记载;《道德经》中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之说,即玉清、上清和太清,是道教敬奉的最高神灵。

    子贡请教孔子:“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

    玉可以趋祥避祸,璀璨的三星堆文化;玉可以逢凶化吉,惊天地、泣鬼神的“和氏璧”,之后的“完璧归赵”;玉可以食玉成仙,屈原有诗云:“登昆仑兮食玉英”;玉可以裹尸不腐,徐州楚王陵的金缕玉衣。

    玉很女人,脆弱而温婉,经不起凌辱和劫难;玉有生命,与其他饰品相比,唯此物与人对话,融入人、物合一的境界;玉无价可标,黄金讲分量,钻石论大小,玉有万种面,有价格而无价值可沽。玉耐看,一块好玉吸引眼球的时间比其他饰品的要长久。多看玉,能养心,怡神,静气,修身明志,心胸开阔。

    玉是物之精华,是价格、尊严、美德和情爱的象征,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华文明字典里,没有其他物质能与玉相提并论的,我们民族自古就有薄金银而厚玉的习俗。玉之秀,秀在和谐,黄金俗气,钻石张扬,玉金贵有内涵,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玉之美,美在经典,女人爱玉,特别是中年女性,更知用玉装饰,晚年的宋美龄一身上佳翡翠饰品,显得高雅、端庄、富贵。

    玉也有健身治病之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至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民间有孕妇分娩时手握玉镇痛的习惯,现代科学对玉有了新的发现,玉石中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对健康的人有保健作用,对病人有治病的疗效。

    玉在国人眼中是神物,其精气远望如在,近看却无,可望而不可即,但玉在人的心底,永久念想,永远无价,故而有了养玉的风气,盛世更为烈。

上一篇 : 蚩尤故里的“红”俗文化   下一篇 : 技艺精湛的民俗文化:明代京城八绝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4899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