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拉祜族的饮食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拉祜族的饮食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9月30日 22时33分21秒   来源: 福客民俗网    编辑:若兰   浏览:4621 人次 【打印】 【纠错

    拉祜族主食大米,辅以玉米、荞子。蔬菜有青菜、萝卜、韭菜、白菜等。日食两餐,喜欢将饭菜合煮。肉类通常用火烤而食,即先将肉块抹上盐及香料,然后拴在两根棍子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熟而食。如果是烤鸡,就要将鸡烤至骨头酥脆方止。拉祜族善于腌制食品,日常的腌制品有腌肉、豆豉、卤腐、腌酸菜等。灌肠和猪骨头生是拉祜族喜爱的风味食品。灌肠是将豆腐、辣椒粉、草果粉、八角及盐等拌匀后装入猪肠内,然后扎在竹竿上放到火塘边,待被烟火熏干后即可食用。猪骨头生是把猪脊骨剁碎,拌以盐、辣椒、草果、八角等佐料,装在土罐内腌数月即可食用。

    “剁生”是拉祜族年节的必备菜肴。其做法是取公猪或公兽的新鲜脊肉及护心血,与生姜、辣椒,韭菜根、香茅草、花椒、胡椒、草果、薄荷、橄榄皮、香料及食盐等配料一起剁碎食用。剁生虽是传统菜肴,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小孩、未生育妇女和有病者禁止食用,只有那些健康的成年男子才能吃。

 
拉祜族喜好烤茶

    拉祜族喜饮烤茶,即先将茶叶放在小陶罐内于火上烘烤,待茶叶焦黄时再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种茶水极酽,入口有苦味,很解渴。酒也是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拉祜族所饮之酒大多自己酿酒。分为水酒和烧酒两种。水酒的酿造方法是将糯米粗糠放入热水中浸泡煮开后立即取出,再用甑蒸熟,拌酒药放进陶罐中,约一小时后水酒即成。烧酒则是用玉米为原料,先煮熟后再用木甑蒸,然后取出晾干,拌上酒药,待发酵后即可放进木甑中蒸出烧酒。酿酒的酒药也是拉祜族自己制作的。

    拉祜族男女都喜欢吸自制的草烟和兰烟,兰烟较普通草烟味道浓烈。男子使用的烟斗用竹根结雕成,妇女使用的烟斗系陶制,装上长约10厘米的竹管。

上一篇 : 回族节日民俗的特点   下一篇 : 塔塔尔族婚俗:新郎出嫁真稀奇 喝糖水生活甜蜜蜜
  相关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热门文章 (民间风俗习惯
广东开平泮村灯会:一场延续数百年的文化盛宴
“渝东南第一床”:土家女儿的祖传嫁妆
中国古代冷饮趣史
苗族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不离糍粑
民间的节令与传统食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218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