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贵州民族舞蹈精粹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贵州民族舞蹈精粹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4月11日 19时18分55秒   来源: 文明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3424 人次 【打印】 【纠错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黔东南苗族优美的芦笙舞、铜鼓舞和动听的“飞歌”,黔南、黔西南和安顺地区布依族的“八音”、布依戏,黔东南的侗族雄浑和谐的“大歌”,黔西北的彝族琮琮的月琴和热烈奔放的铃铛舞,为民族文艺大花园增添了异彩。

地 戏

    安顺地戏被称作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过去称为跳神,为农民闲暇季节娱乐形式,有祭神驱鬼逐邪、祈祷之意。现已成为旅游娱乐活动,曾在欧洲引起轰动。演员着特制服装戴专门面具,分老少文武之别,以说唱舞耍为主,鼓锣伴奏,剧目有正史演义及民间故事。在安顺蔡官辟有贵州地戏博物馆,陈列道具,介绍地戏的历史。

布依戏 

    布依戏流传于黔西南布依族地区,形成于清嘉庆年间,角色有小丑小旦小生差官大王大将等。演员上台表演多走三角形路线,各有节拍与招势,持刀枪棍等兵器形成武打套路。其服饰有金边和刺绣,舞台有兽图或八仙图,曲调平和,乐器有箫笛琴等。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流传于侗乡,为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主要旋律在低声部并派生出高声部,男声大歌气势豪迈有力,女声大歌优美明快动听。大歌种类很多,有鼓楼、叙事、礼俗、童声、戏曲等大歌形式,有领唱、齐唱、合唱、前台后台齐唱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侗族大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唱响西方世界。

黔东傩戏

    傩戏流传于铜仁地区,有“戏剧艺术之源”的美誉,源于古时的巫术,有祭神驱鬼之意。其音乐有曲调曲牌,唱腔有乡走歌,帮腔、民歌对唱等,表演时丑旦对场和老旦对场,其主要特色是全堂面具,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傩戏对人类学、宗教学、考古学、历史学等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独山花灯

    花灯流传于贵州独山一带,多在农历正月间演出,主要有丑旦二角在锣、鼓、丝弦伴奏下舞灯演唱,彩灯不球形、方形、菱形、六角形及鱼、兔动物造型,由众人举着走上街头。或搭台唱戏,题材为民间历史故事。花灯分为歌舞地灯和花灯戏台灯两大类,各以舞蹈性和舞台性见长,剧目很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家芦笙舞

    家芦笙舞盛行于黄平一带,芦笙有龙、虎和小芦笙几种,芦笙舞有200多个不同标题的芦笙舞组成,不同的标题曲调大体相同,仅舞蹈动作有些差异表演时吹笙跳舞,动作简练自如,通过各种舞姿动作表达主题内容,形象生动,韵味古雅,颇具吸引力。

    板凳舞

    板凳舞流传于黄平一带,由中年苗族男女双手持小木凳跳舞,一步一击凳面,步伐别致节奏感强,步变身转活动量大,欢快有趣。此娱乐项目源于民间生活,因地制宜自娱自乐,人少对跳,人多则为集体舞,边击边跳十分热烈,豪放粗犷,深受民族地区群众的喜爱。

  苗族鼓舞

    木鼓舞流传于台江县方白苗族地区,为传统祭祀性舞蹈,由5组不同动作的舞蹈组成,多是青年男女集体共舞。表演时由一人持两木棍击鼓面和鼓腰,人们按节拍而舞,手脚放开五体皆动,大幅度摆动,动作粗犷奔放,豪迈洒脱,规范优美,被中外旅游者誉为“东方迪斯科”。

上一篇 : 白族传统艺术—荷包   下一篇 : 贵南藏绣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热门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新晃侗族欢庆歌节
西藏人的白色文化
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贵州安顺“蒙正”苗族保留“母女连名”习俗
走进红苗族的习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4474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