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汉族工艺—如意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汉族工艺—如意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2月19日 13时14分26秒   来源: 中华五千年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3842 人次 【打印】 【纠错
      如意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有骨制的、玉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等等,柄长约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状,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故而得名。如今仍流行使用,一般是木制和竹制,俗称“老头乐”。如此平常的器物在古代却有不寻常的历史 如意最早是古人用以指划的器物,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并且将经文记在如意的上面,以防遗忘。由于如意实用,名称又好听,后人便把它加工成一种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既能搔痒,又供观赏。 

  到了清代,如意便演变成一种贵重的装饰品,其头为叶状,柄稍微弯曲,制作材料有金、翡翠、玛瑙、水晶、珊瑚、沉香木、竹、骨等。这一时期如意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有平雕、浮雕、镂空等,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组成“松鹤”、“祝寿”、“凤凰牡丹”等美丽图案,寓意吉祥长寿,事事如意。有的摆在宫殿的寝宫案头几上,有的置放在帝王宝座的旁边,供帝王后妃们玩赏。在故宫东、西六宫参观,都能见到各种如意。 

  清代,如意被视为贵重的礼品。每逢帝王登基、婚礼、寿辰、节日等,皇帝周围的五公大臣们,为了博取皇上的欢心,便集资制作整套如意向皇上进献。当年乾隆皇帝60岁生日,大臣们为他专制了60柄金丝编织的如意。慈禧6O岁生日时.大臣们进献了九九八十一柄如意。“九九”是最高的吉祥之数。帝王也常用如意赠送妃子和臣下。 

  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清代皇帝赠送给孔子后裔的一些珍贵的如意。

上一篇 : 白族美术—鹤庆白族蛋画   下一篇 : 蒙古族美术—喇嘛教艺术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回族的语言和文化艺术
  热门文章 (少数民族艺术
新晃侗族欢庆歌节
西藏人的白色文化
新娘敲掉牙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贵州安顺“蒙正”苗族保留“母女连名”习俗
走进红苗族的习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467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