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嵩: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少年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绘画上得其亲授,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为光宗、宁宗、理宗(1190一1264)时期画院待诏。
    李篙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及表现农民劳动生活的《春溪渡牛图》、《春社图》和组画《服田图》等。传至今日的《货郎图》是李篙传世的重要作品。     李嵩具有多方面才能,他的界画如《夜湖图》、《水殿招凉图》,山水画如《钱塘观潮图》、《西湖图》、《仙山瑶涛图》,人物画如《骷髅图》、《观灯图》及花鸟画《柳塘聚禽图》、《花兰图》等,都显示出他卓越的绘画技巧。李嵩富有创造精神。他所画的《观潮图》,没有描绘当时宫中人物倾宫观潮的盛况,而是以含蓄的手法,描绘了“空垣虚榭,烟树凄迷”的景色,流露出他对偏安于半壁江山的不满心情。《骷髅图》则以其不易被人理解的深刻的寓意,为美术史留下了一个画谜。李嵩善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据文献著录他的《四迷图》揭露和抨击了南宋社会中酗酒、嫖妓、赌博、恶霸四种堕落现象。另据南宋周密《癸辛杂织续编》记载,李嵩可能还画过宋江三十六人像等。
《钱塘观潮图》卷    绢本,设色 纵17.4cm,横83cm     本幅无款印。引首及前后隔水有清乾隆题诗,后幅有张仁近、杨基题跋。收藏印有项子京、清内府、梁清标诸印。     少年时曾作过木工的画院画家李嵩是善画建筑的高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李嵩所绘《月夜看潮图》页是对南宋官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的忠实写真,而此卷则带有缘物抒情的感情色彩,展现了李嵩的其另一种建筑画风。          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为浙江钱塘江的大潮汐期。自南宋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观潮成为临安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其时海水沿喇叭形的钱塘江口逆江而上,如“玉域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此幅画面除表现滔滔的江水,即写“大内临江起飞阁”的都城临安。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以其擅长的细腻精微的表现手法再现皇家殿宇的巍峨辉煌、临安城池的雄伟整饬、“岁岁观潮乐”的繁华热烈,而只以简括的笔法写出成片的半露瓦顶于薄雾树影之中朦胧隐现,茂林中三面围墙的宽大空场或许即南宋的宫室所在,意境颇显空寂。作者活动的年代,正值南宋时局动荡,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而小朝廷又沉湎于“钱塘江上开皇畿”,“贪看秋潮忘黍离”的耽乐奢靡。身为画院待诏得以侍于君侧的李嵩忠君忧国而又无力回天的孤寂心境在画面中似有曲折流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