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工艺传承频道>>>王道武:制琴守家的传承与失落
猜你喜欢的文章 
 陈逢显:一梦微雕迷蝴蝶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国“五色旗”银质香囊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清雅的苏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一场中法琉璃艺术的精彩对话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明式传统家具榫卯技艺 枯木待逢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浙江安吉64岁非遗传承人陈长乐 “爱钻研”才能走得远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纤维艺术,难以想象的细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万只蝶翅一幅画 被鲁迅赞为“文化瑰宝”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程氏剪纸”传承人做技艺减法 “土气”剪纸走向海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内画鼻烟壶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山西和顺牵绣传承人:让千年硬质绣广为人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Richard Stainthorp电线人体雕塑艺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冲破抽象艺术与人物造型之间的界限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废弃的金属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羊皮筏子制作艺人:再脏再臭也放不下这门手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代代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玻璃雕塑艺术 玻璃球中的世界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统民艺走出国门,“胶东窗花”绽放英伦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叶子也能蝶变成唯美的艺术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埃及艺术家用烟丝作画 整幅画最后燃起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王道武:制琴守家的传承与失落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5年07月30日 15时05分00秒   来源: 古典工艺家具    作者: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0670 人次 【打印】 【纠错

王道武

  匠人名片

  王道武,1953年生,“老天华”第五代传人。擅长二胡、板胡、椰胡、京胡及福州民族传统乐器制作,目前经营着“老天华”搬迁后的新店。

  核心提示

  62岁的王道武和琴对了62年,只不过与琴相守的人从爷爷、父亲,变成了自己。二胡、椰胡、板胡、京胡,做着“胡”的人心中敞亮。他守着的不是这份手艺,而是王家两百年多年来的传承和回忆。

  王道武拉起二胡来极有范儿。搬个凳子,随手操起一把二胡,往腿上一架,乐声就这么泻了出来。不是瞎子阿炳《二泉映月》的“曲声犹自怨单于”,也不是不知何去的《病中吟》,听不出什么调的曲子虽然依旧是二胡独有的低沉,却含着股自由散漫的味道。不常拉的京胡、板胡、椰胡,王道武也只是稍调了下音后,就能继续演奏。起势、坐姿、乐器靠放的位置和调音的动作都自然娴熟,一坐一拉,是外行人都能看得出来的范儿。

  不过仔细些听,就能发现乐器换了一轮,可曲子头尾都是同一首;手虽都在调音拨弄,可相比那几根弦的按、拉,王道武好像对二胡本身更为熟悉。“人家是演奏家,我是制作家。”王道武笑着把手里的京胡放下,重新坐到工作台前。台上诸多物品散乱,摆在最醒目位置的是几个刚蒙完皮的琴筒。

  百年世家

  62岁的王道武生于制琴世家,到他已是第五代传人,儿子王增鑫是第六代。王家做琴两百余年,祖上荣光无限。第一代王仕全在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开了王家的第一家琴行——“天华斋”,就此传承。其声誉在第三代传人王石孙时期达到顶峰,以精细的做工与绝佳的音色享誉中外。在1911年的柏林万国卫生博览会和国际工业展览会中,分获特加优等奖和中国乐器奖,亦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乐器展览会上获二等奖。

  “天华斋”的名称缘由已不可考,后人只知先祖王仕全因爱琴入了这行。两百余年,天华斋经历了封建王朝、侵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制琴的王家传了六代。

  家里的琴铺原先一直是父亲在经营,一开始并不愿从事这一行的王道武在父亲去世后接手了琴行,“别人拿家里卖出去的琴过来修总不能拒绝,老父亲的店总不能就这么关了。”在被问到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做琴的时候,王道武说:“小时候父亲就在客厅里做琴,我们就在旁边看着。父亲急着赶工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搭把手,今天整形,明天打磨,等大些就让我们蒙皮。你说要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父亲去世后,我好像什么都会了。”

  老料做新琴

  父亲去世后,王道武就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守着父亲的铺子,一把一把地做琴。

  王道武说,做二胡最好要用老料。

  琴身最好的料是老红木,以旧家具拆下来的料最为理想。家中早年从江苏收了很多的旧家具,这些年来用了很多,剩下的一些存了起来,总要给子孙留些东西。

  琴皮最好用蟒蛇的皮,蟒皮鳞纹粗而平整,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其中又以三十年的蟒皮蒙出的二胡共鸣音最好,发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

  茶油也要用有些年岁的。王道武拉开工作台下的抽屉,从一堆瓶瓶罐罐里旋开了一个小罐,食指沾了些小罐子里的淡黄色茶油,往琴筒上擦拭。三两下,原本有些暗淡的琴筒就光滑油量起来,“你看,是不是亮了很多?这茶油摸起来滑,但不腻,大概可以保持半个月。”

  不仅料要老,手艺也需老道。一把好的二胡要经过20多道工序,历时半个月。蒙皮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皮蒙不好,二胡的音色就会打了许多折。王道武拿出一把二胡,中指往琴皮上一弹,“这把的音色就很好”。

  无用的手工

  “料子用的是紫檀(大叶紫檀),做工和音色都很好。”王道武试了两下声,拉出来的音色听起来果真不错。“这把二胡一万八,可仔细算起来其实赚不得什么钱。”

  “现在这手工做起来,都没有用。”王道武给我们倒了杯茉莉花茶。“以前隔壁家做剪刀的,他们的情况比我们好很多。剪刀大家都可以用,可这二胡呢?我送你一把你也不知道怎么使。”

  第三代后,王家制琴人渐少。家里存下做琴的老料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搬了三大箱,王道武偷偷拿了两张微缩的条桌,一张在世博会之后陈列于中国馆内,一张摆在如今工作台的架子上。

  工作台就是普通的桌子,对墙而立,两边各有几个抽屉。几个抽屉都是拉出的,平时都直接在抽屉上做琴,方便取用里面的各种材料。抽屉早就被各种瓶瓶罐罐和小东西填满,茶油、木粉、刀具、砂纸都堆在一起。

  “你别看这里像垃圾堆,其实这里面都是宝贝。”这里存放着许多王道武多年存下来的各种小东西,看似无用,关键时候想找也没地儿找。抽屉深处最上面是多年来一些媒体对王家“老天华”铺子的报道,王道武都剪了下来,拿塑封的袋子装了起来。“这么多年的名声,也就得了这些报道。”

  王道武在乡下还有个小工作室,用以开料等需机械运作的程序。其它手工的部分,就在这个台上完成。拉出来抽屉的门上,都是一道道刀痕,不知道是多少年月,多少刀划成的。

  幸有后人传

  工作台右手边放着一张凳子。王道武做着活儿的时候,儿子王增鑫就在那修着客人拿来修的各种乐器,有些是其它铺子修不了拿过来的。不那么忙的时候,就手把手教着,既然儿子决定回来继承家业,这份手艺肯定是得传下去。

  小孙子没课时也常来铺子里,小小的身子也提着二胡拉得欢快。王道武也没逼着他学手艺,就像当初也没逼着儿子继承家业一样。小孩子就多玩着,这些琴自然会给他家人一般的回忆。

  当年的前店后宅不再,有的只是如今不到一百平米的店里,堆着的乐器和老天华的第五、第六代传人。至于第七代?看老天的安排吧。

简陋的工作台上堆满杂物,老花镜里映照的是老匠人对手工艺不灭的热情。

世界再浮躁,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拉起二胡,他的心就静了。

上一篇 : 绘画艺术陶瓷的创与赏   下一篇 : 西关铜艺:千锤百炼之美
  相关文章 (传统工艺
 
清雅的苏绣
明式传统家具榫卯技艺 枯木待逢春
内画鼻烟壶
山西和顺牵绣传承人:让千年硬质绣广为人知
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代代传承
  热门文章 (传统工艺
海南黎锦技艺传承人符林早
探访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手工木雕
在枫木上绘制的精美烙画
福州脱胎漆器
精美景德镇粉彩瓷 宛若水墨画的古典艺术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053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