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涛正在制作多层套色雕刻琉璃瓶
陶瓷、琉璃、丝绸被称为“淄博三宝”,山东省第四届文博会期间,琉璃也将做为淄博展区八大民俗项目之一亮相泉城。昨日,记者随文博会报道组走进琉璃之乡博山,提前感受一番大彩琉璃的流韵之美。
琉璃套刻:
颠覆传统的层次美
金黄色的葫芦挂满葫芦瓶,在白玉立体叶片掩映下分外可人,来到山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淄博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刘涛的工作室,记者首先被一个名为《福禄》的琉璃多层套色雕刻瓶吸引了。“我在以往前辈们二层套色雕刻的基础上,尝试了三层、四层、最多到五层的套刻,成型后的琉璃作品颜色更丰富、更立体,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强烈,这只《福禄》就是三层套刻。”刘涛向记者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琉璃套刻是刘涛在琉璃雕刻传统工艺表现形式上的新尝试。镂空雕刻、多层套色雕刻,书法雕刻等技法艺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过去一直无人涉足。如今,刘涛制作的琉璃套刻瓶,已被慕名而来的爱好者预约到了明年下半年。
琉璃灯工:
火焰上的工美艺术
“这是真的石榴子吗?看起来真让人垂涎欲滴啊。”在山东省琉璃艺术大师李君家中,一位参观者好奇地把玩着一颗刚刚吹制好的琉璃石榴子对身边的朋友说。这个石榴的最大特别之处,就是石榴的巨大外形和每一颗细小的石榴子,都是纯灯工制作。
出身在琉璃世家的李君,祖母和母亲就是做装饰琉璃的灯工,父亲则是当地著名的灯工师傅,幼承家传,在六七岁的时候就随父亲学做琉璃的小物件。成年后,李君不仅继承了父亲独创的琉璃书法,让这项填补业内空白的新技术得以传承,还开创了自己的灯工琉璃特色,除了在白菜、萝卜、蝈蝈等传统物件上的技术改进,他在石榴的工艺上突破传统方法,用纯灯工技术做出了惟妙惟肖的石榴工艺品,外形逼真,色泽鲜艳,今年文博会期间也将亮相泉城。(编辑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