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民,(599-649)。唐高祖李渊次子。是中国历史上功业赫赫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有“贞观之治”之誉。提倡书学,笃好王羲之书法,谓王书“至善至美”。曾以重金的募天下所存王书真迹。开唐代尊崇二王书风。书师王、虞、得其神形,却功力不及。传世书迹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其书法严谨妍逸,神采飞扬,极富风韵。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李世民书,行书,28行,行44字。藏山西太原晋祠。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书法遒劲,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