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法文名为ZaoWou-Ki)1921年2月13日生于北京(当时称北平)家族古老,族谱可上溯至宋朝(960——1279年)皇族。他是7个孩子中的长子。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赵家便摆上传家之宝,赵孟頫和米芾的两幅画。年轻的赵无极尤其推崇米芾,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份敬仰至今不减当年——“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是大书法家。”
    赵无极在上海北面的小城南通就读小学和中学,当时其父在那里的银行界就职。这个天资聪颖的学生酷爱文学和历史,10岁时便能挥洒自如地画画。家人并不反对他的爱好——赵父是业余画家,曾在巴拿马国际画展中获奖。赵无极就成长于这样一个热爱艺术的知识分子家庭之中,他从祖父那里得知,只有能够传达感情的书法才是艺术。14岁时,赵无极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那里学习6年:起初3年素描石膏像,随后两年写生模特儿,最后一年学习油画。课程中还补充以国画临摹、西洋透视和书法理论。中国老师教授明清以降的传统国画,外籍老师则继承吕西安·西蒙、美索尼埃、皮维·德·夏瓦纳等人所代表的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画风。面对机械化的写实主义教育,赵无极却背道而驰,力图捕捉构图的“理”与“力”,抛弃情节性,以求主题的统一。他不等到最后学年,便以自己的方式创作风景和妹妹肖像等油画。 
    赵无极一毕业便留校任讲师,同年在重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他这样评论自己最初的创作:“事实上,展出的作品深受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影响,我的小丑令人联想‘蓝色时期’,女子一雕像则令人联想‘希腊时期’。”实际上,他正是从塞尚、马蒂斯和毕加索的艺术中发现了最接近自然的视象。通过明信片和当时在中国发行的美国杂志,赵无极找到自己的坐标:雷诺阿、莫迪利亚尼、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在这些他认为更接近自己天性的大师们那里,而非在传统国画或欧洲学院派绘画中,他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视象。
    1942年,他又在重庆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了一个青年画家联展,展示当时试图超越传统的艺术家们与众不同的新探索:林风眠的风景画令人联想德国表现派,关良的画深受中国民间艺术启发,丁衍庸的作品具马蒂斯遗风,李仲生则受到超现实主义影响,展览还包括倪贻德和他本人的作品,受到知识分子和年轻艺术家们的热烈欢迎。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重要的年份:中国刚战胜日本取得抗战的胜利。1938年迁校重庆的杭州艺专返回旧址,赵无极随校回到杭州。1947年,他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
赵无极年表
1921生于北京﹐族谱上溯宋朝皇族 1935进入杭州艺专﹐师从林风眠学西洋 1941毕业留校任教 1948赴巴黎继续深造 1949巴黎克勒兹画廊首度个展《赵无极八幅石版画欣赏》专辑出版 1951参加辛辛那提彩色石版画双年展﹐《生活》杂誌以一整版刊登他的一幅石版画出版 1953辛辛那提博物馆版画回顾展 1955第一部《赵无极版画作品总目 》出版 1957波歇博物馆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赵无极生平传记 1959-1960影片《赵无极 》被纳入《法国艺术家工作室 》系列中 1961-1962在西班牙马德里阿特內奥馆和科尔多瓦利乔画廊展出油画﹑水彩画和石版画《西方的诱惑》一书与10幅石版画在拉于纳画廊展出 1969第二次回顾展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当代美术馆和魁北克博物馆举行1975-1977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开设赵无极专厅 1981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个展 1984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勛位勛章 1975-1977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个展 1981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开设赵无极专厅 1993-1994晋昇荣誉勛位第三级﹐获巴黎维尔美勛章﹐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获日本天皇绘画奖。 1995获LVMH集团在巴黎设立的科学艺术奖中的艺术奖于拉岸里埃尔-弗雷罗工作室创作了七幅版 1998上海博物馆以其三个特別展览厅举办赵无极回顾展﹐展出他105幅油画作品上海霍克艺术会馆举办赵无极版画展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