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石,1915年6月12日,生于古都北京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原名增锐,斋号何须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白雪石先生自幼酷爱绘画,中学时期受教于赵梦朱习没骨花鸟。一九三三年,经画界友人推荐,即加入了当年北平画坛颇具影响的绘画团体——“湖社”。1935年,从师诗、书、画、印皆长的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研习山水画技法,并于次年与梁树年先生及画友郭北峦在中山公园举办山水、花鸟作品三人联展。
1958年起任教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自1972年以来,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外事部门绘制巨幅国画数十幅。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出,并为中国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日本为之出版《白雪石匠作展》、《白雪石画展》等专集,有《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行世。并出版有专著《中国画技法》,与孙其峰、黄均合著的《国画技法》。
雪石先生山水中的漓江系列山水,应该说是最能集中代表画家在传统山水画革新方面突出的艺术成就的。综观其漓江山水,无论其是雄浑浓重,或是秀润空灵,抑或是疏淡迷朦,无论是绝句式抒情小景,或是全景式长卷巨制,雪石先生皆能以其娴熟老辣的笔墨功夫运用浓、淡、干、湿、泼、破等不同墨趣、勾皴点染的不同笔情,恰到好处地挥写漓江晴、云、雨、雾中山光水影迷离的微妙变化。形象的剪裁、章法的处置,繁简、疏密、虚实、主次的艺术处理,皆极其讲究而又能自然稳健毫无斧凿之痕。勾、皴、擦、点苍老沉雄的笔道,墨色渲染的丰富层次,所塑造的漓江水色天光、奇峰倒影、竹林农舍、烟雨渔筏、芭蕉新篁,构成了层次丰富空间深远发人遐想的迷人画卷。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古名句的意韵皆融于画家心灵和审美创造中。清新明丽、雅静恬淡、朗润旷远是白雪石漓江山水的总体韵味,就其每幅个体看来又似长短韵律各异的优美乐章,有似《高山流水》的玄远流畅;有似《平湖秋月》般舒缓宁静;有似《春江花月夜》的灿烂幽远…。总之,雪石先生漓江山水使人有耳目一新。心灵净化一尘不染之感。“画如其人”斯之谓也,这正是画家心灵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