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是傣族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寺建筑中,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是在佛寺的大殿、鼓房、僧舍等房屋的外墙壁上的壁画。  例如:勐海县勐遮乡曼宰竜佛寺内的壁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组壁画包括《欢宴图》、《出行图》、《舞乐图》等画面,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色彩艳丽,技法娴熟古拙,画面丰富多彩,风格自成一体,是傣族民间壁画艺术的杰作。傣族佛寺壁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宣传佛教教义和反映佛本生的故事。经画的内容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经书“坦维先”绘制的佛经故事与佛本生故事。常见的有:《三魔女斗法》、《萨陲太子出游》、《帕坦茶底》(鹿王本生)、《舍身喂虎》、《帕坦左作》(六象朝拜)、《纳贯》、《鹰鸽称肉》、《菩提树下诞生》、《涅槃》等。其次是以在民间流传的叙事长诗和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如《召树屯》、《千瓣莲花》、《召西塔》等。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在壁画中描绘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狩猎、沐浴、出征等生活场面,如勐遮佛寺的《欢宴图》、《出行图》、《舞乐图》等。
    此外,在壁画中,还描绘了与傣族人民生活有关的一些动、植物,如大象、孔雀、凤凰、金鹿、谷子、水果、花卉等,表达了傣族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