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偃师市首阳山镇砖厂发现唐墓一座。墓葬为土洞墓,受到严重破坏,随葬器物无存,只在甬道内发现墓志一方,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书,是当前发现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最早作品。
此墓志单字结构严密,笔划刚劲有力。它和《多宝塔碑》前后相承,风格基本一致,而现藏最早的《多宝塔碑》拓本,是北宋拓本的影印本。新出土的《郭虚己墓志》则保持了颜真卿楷书的原始风貌。

墓志青石质,高107、宽104、厚4.5厘米。盖顶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正文楷书,三十五行,满行三十四字,共有一千一百五十字。本帖为九七年刚从河南出土颜碑,楷书,极其精彩,保存完好,字口清晰,为目前已发现颜氏(四十一岁书)最早书法作品。

专家说,此墓志上的墓志铭,是公元749年,由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为楷书,共35行,1150字,字体端庄秀劲,此墓志因深埋地下,所以完好如新,颜真卿所写的碑文,大多已残缺损坏,所以《郭虚己墓志铭》显得更为珍贵。

它记载了墓主人郭虚己的生平事迹,郭虚己是山西太原人,他先后任中丞使、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位,在守卫唐朝边境的战役中,郭虚己亲率士卒在战场上拼杀,屡立战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他还对边境地区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了整治,唐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郭虚己去世,终年五十九岁,他死后,皇帝下令为其举行国葬。

从志文看,颜真卿对郭虚己的才学品德十分钦佩,墓主刚正不阿的气节以及衷心赤胆的正气,都是颜真卿所倾慕的,所以志趣相投是颜真卿为郭虚己撰书墓志的原因,郭虚己去世后,她的妻子请颜真卿书写了《郭虚己墓志铭》。

值得注意的是,在墓志铭的第二行刻有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的内容,中国古代大多数墓志铭上都没有留下书写者的名字,而《郭虚己墓志铭》上为什么会刻有书写者颜真卿的名字呢?

郭虚己这块墓志铭不单把颜真卿这几个字自己的落款落下来,而且落在前面。专家说因为颜真卿在给郭虚己撰写这方墓志铭的时候,颜真卿的官职已经比郭虚己要高了,上级为下级题写东西的时候,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可以直接题刻在前面,有这么一个说法。

《郭虚己墓志铭》是颜真卿41岁时所写的,当时他的书法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功底,但还未达到一变古法、自成一格的颜体境界。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他师从张旭的痕迹,字体虽挺劲潇洒,但还有些拘束,与其成熟的书法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