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雕刻艺术>>>石雕>>>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文章   发布文章 >>>
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20日 11时55分10秒   来源: 福建日报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梅花扇面 陈达(现代)

罗汉 杨玉璇(清代)

花鸟薄意 林清卿(清末民初)

  寿山石雕被列入“非遗”名录,可谓实至名归。对于非物质文化,人们往往把关注点集中于艺人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技艺传承。然而,对于寿山石雕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来说,雕刻并非其全部,仅仅将其定位为一种民间技艺显然有失褊狭。实际上,寿山石雕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从它身上可以折射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许多信息,诸如对自然美的发现,在工艺演进过程中文人的介入和引导,由赏石把玩发展而来的审美游戏以及由此产生的高级微妙的品鉴趣味等等。更重要的是,寿山石作为一种印材,与篆刻及书画艺术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不论从收藏的角度,还是从传统艺术保护与发扬的角度,对寿山石雕进行文化上的返本溯源,都是很有意义的。

  天工灵秀之发现

  历代吟诵寿山石的诗词层出不穷,清人查慎行的“天谴瑰宝生闽中”,可能是被人引用最多的名句之一。

  黄宾虹先生在《古印概论》中说道:“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制印。”

  这些所谓的“好事者”,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一个文人和书画家的群体。他们与寿山、青田等“花乳石”的“惊鸿一瞥”,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缘,篆刻艺术由此再获生机,进入“石章时代”,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明清流派印也由此产生。所以,寿山石的本质,是一种印材。寿山石雕发轫于制钮,它的本质,是一种服务于文人、为文人所欣赏、乃至文人参与其中的“文人化”的艺术。

  寿山石除了柔而易攻、通灵润泽之外,变幻莫测的色彩与纹理,更是其魅力之所在。

  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说,“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然而,“物之病”却能“取妍于人”,让欣赏者“以之为美”,这种美的根源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一双审美的眼睛。寿山石的真正发现者是文人,这句话应该是站得住脚的。对于寿山石的天工灵秀、自然之美,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先生曾评价道:“如斯尤物,迥非笔墨能尽其名状。”

上一篇 : 象形石与图案石   下一篇 : 石雕造像方塔
您是浏览 若兰 文章【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的第 6218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若兰 相关文章
艺术界一朵奇葩:丝绢烙画
寒江独钓壶
宝梵壁画:可与敦煌壁画相媲美的东方仙画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潮州木雕“枯木逢春”
竹刻艺术:佳品一物难求
菩萨彩绘漆金木雕像
立春风俗历史沿革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部落主人 若兰 热门文章石雕
石雕石鼓
唐代彩绘汉白玉石雕天王头像赏析
青田石雕牡丹纹笔筒
曲阳石雕:石刻技艺“巧夺天工”
“草根”艺术家40载醉心滦河石雕刻“点...
青田石雕
福州十二生肖寿山石雕吸眼球
青田石雕《万马奔腾》
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青田石雕 自成流派
 部落文章石雕
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草根”艺术家40载醉心滦河石雕刻“点...
福州十二生肖寿山石雕吸眼球
透雕印章
赏石雕似国画:青田石雕2015年度特展...
庞然:书画相携的文人画玉牌
端石雕壶 情趣盎然
唐代彩绘汉白玉石雕天王头像赏析
青田石雕 自成流派
青田石雕《万马奔腾》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692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