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一样都讲求画面的透视效果,所不同的是西方画家的透视是焦点透视,也就是说,画中只有一个视点(即人的视角)和一个消失点,这是符合人类观察自然界的实际状况的。而中国绘画并非如此,它有许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叫作散点透视。这样,画家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从多个角度描绘客观景物,画家和欣赏者就像坐在船上,景物随着船的移动而移动。
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的运用,最著名的画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精品。其伟大之处在于它表现的场景最开阔,画面内容最丰富,描绘的人物最多。画家以散点透视的手法把绵延几十里的首都城内外的景象展现于五米多长的画幅里,这在西方绘画中是无法实现的。该图涉及到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商业经济、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文化娱乐等等。张择端在图中绘有各行各业、各种等级的人物共500余人,各类牲畜50余头,车、轿20余辆,舟船20多艘,店铺百余家,所绘宋都汴京在清明时节中的市相百态,场景之大,人物之众,亦为世界绘画史之最。

《清明上河图》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