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论文赏读>>>社会论文>>>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
 
 文章   发布文章 >>>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9年08月12日 08时50分37秒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部落主人: 刘国光 打印】【纠错

    摘 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是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仍表现出色。所以,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浊流中,高举社会主义的红旗不断前进。

    关键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持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是一个例子。那时候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交往不少,主要是以资源换取装备和技术,利用这个来进行五年计划的建设,蓬蓬勃勃地发展经济,并没有受到当时世界经济危机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两种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所以社会主义的苏联没有被卷入上次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一个不同于上次的景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卷进去了,受到危机严重冲击。GDP的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降至2008年的9%,第四季度降为同比6.8%,我国的经济遇到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与前苏联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遇到的情况全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此时中国经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产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逐步地卷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轨道,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致使我国经济的相当大部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周期性危机,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就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经济这次急剧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只是造成我国经济困难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是根本原因。内部的因素,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投资消费比例的扭曲,房市股市的周期波动等影响外,在经济体制方面,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的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的相对下降,市场化改革的突进和国家计划调控的相对削弱等原因,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被资本主义世界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卷进去。

    中国这次实体经济遇到的困难,性质其实与世界各国基本是一样的,就是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中国因“内需”不足,多余的生产能力要靠外需出口;一旦外需出口遇阻下滑,就要回过头来找内需补上。但是“内需”有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些年投资一直上升得快,消费上升得慢,这种趋势是不能长久持续的。因为投资需求除了转化为工资的少量部分,其余部分都是对生产资料的中间性需求,投资最后的产出供应能力,要靠最终消费需求来消化。这次扩大内需,仍主要是靠投资需求但是如果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上不去,单靠投资需求,补不了外需出口的下降,内需不足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所谓“内需不足”,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规律导致两极分化和人民大众有支持能力需求不足带来的不治之症,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我国这些年来过度追求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鼓励私人逐利,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近年0.47,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贫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没有钱不能多消费,而低收入的贫者在居民中又占多数,就把总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拉下来,把最终的有效消费需求拉低。所以,中国的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实质上是类似的,就是人民大众有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受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其实过去中国并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是“卖方市场”,科尔耐称之为“短缺经济”。这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缺陷。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出要以市场取向的改革来校正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逐渐转变为供给略大于需求(差额为储备和机动)的有限“买方市场”,这当然是在国家计划调控下,才有可能做到的。当初设定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有限买方市场目标,决不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只能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表现。

    中国虽然卷入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相对地说来,还是比较轻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欧、日本经济增长率变为负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比中国都大,只有中国2008年还保持了9%,第四季度6.8%的速度,虽然下降幅度也相当大,但是运行水平表现不俗,可说是一枝独秀。外国有不少人也相信中国经济可以率先复苏,甚至期望“中国救世界”,“中国救资本主义”。那么为什么在危机中中国能有这样的业绩?这与中国实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关,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也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存在,所以就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歪称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模式”。简单说来,中国容许市场化、私有化的发展,不是很彻底,还有一些保留。比如,在关键重要领域保持了相当强大的国有实力。又比如这些年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大大增强了国家控制的财政金融资金实力,包括保持大量外汇底存等等。又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保持了国家计划调控的余地,如继续编制执行年度计划,五年十年中长期规划,保留发改委这样庞大的计划机构等等。应对这次危机所采取的种种重大措施,就展示了这种出手快、出拳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计划调控的能力,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称道。另外,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比较谨慎,如资本帐户没有完全放开,银行运作尚未完全与外国接轨等。这些都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受到冲击的影响较少,处置的表现也较好。总之,中国的经济并没有照抄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虽然我国经济中有资本主义成分,但实际上我们还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我们在这次危机中表现相对出色的主要原因。

    结论是什么呢?

    在中国现时的社会经济中,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都在起作用,两者一方面水乳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因为执政党已经明确表示不改旗易帜,庄严宣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还有起作用的广阔余地,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发展来协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发挥尽致,一方面更要防范陷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用消极后果的泥淖。要以我为主地参加公正的经济全球化过程,自主掌握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的陷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在国家宏观计划导向下,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用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反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以及两极分化,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浊流中,高举社会主义的红旗不断前进。

上一篇 : 浅析“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地位转变   下一篇 : 伦理、道德之别和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关系】的第 5112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社会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
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当代婚姻道德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与问题分析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原因解析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奔小康社会
农民就业问题浅探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部落文章社会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
当代婚姻道德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经济落后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唤起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共奔小康社会
农民就业问题浅探
当代社会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886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