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之鼎(1647~1716)中国清代画家。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号慎斋。广陵(江苏兴化)人,后寄籍江都。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直畅春园。幼师蓝瑛,出入宋、元诸家。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尝为王翚作骑牛南还图,又有王会图一卷,称杰作。康熙四十八年(一七零九)年六十三,画有仿马和之西郊寻梅图。
以画供奉畅春园。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初师蓝瑛,后取法宋元诸家,转益各师,精于临摹,功底扎实。肖像画名重一时,有白描、设色两种面貌,皆能曲尽其妙。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有《骑牛南还图》、《放鹇图》、《王原祁艺菊图》等传世。

《蚕尾山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26.7cm,横73.7cm。
款题“广陵禹之鼎恭写”。钤印“禹之鼎”(白文)、“尚氏基”朱文。画面上方题:“蚕尾山图。壬午六月为渔洋老夫子。海宁门人陈关禧题。”尾纸王士禛文:“蚕尾山在兖之东平州小洞庭湖中。唐苏源明为东平太守,宴濮阳、鲁郡、济南、济阳诸太守于此,作小洞庭,五太守宴籍序及古诗具载唐文粹中,其略云:自回源起广泊,左拂蚕尾,右遗吾山(即东阿之鱼山)云云。歌曰:小洞庭兮牢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牢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峄。仍澜水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云云。又有《秋夜小洞庭离宴序》,略云:源明自东平太守征为国子司业,须昌外尉袁广载酒于回源亭移尊舟,中有宿鼓,吾汶簧济上嫣然,能歌者五六人,共载由回源东柳门入小洞庭。云云。歌曰: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三题古质绝类,西汉皆载文粹。王士禛题。”壬午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禹之鼎时年56岁。
此图是禹之鼎为王士禛创作的又一幅画像。王士禛廉洁奉公且诗名远扬,深得文人推崇,故而禹之鼎多次为他画像。蚕尾山是山东泰安东平湖上的一座小山,景色绮丽,素有“小洞庭”之称。王士禛曾多次游东平湖,因喜爱东平的湖光山色,便把南海之行的诗文和后几年的诗文编在一起,以蚕尾山之名命为《蚕尾集》。
图中的东平湖充满着诗意,湖面波光鳞鳞,几只飞鸟滑过水面。远处的蚕尾山在月光的照耀下委婉而绵长。王士禛坐于船尾,尽情观赏着东平湖的风光。船内几案上放满了诗人随身携带的书卷,从而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