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绘画简史>>>元代山水画
 
 文章   发布文章 >>>
元代山水画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16日 11时51分04秒   来源: 翰网   部落主人: 天山云客收集整理 打印】【纠错
    元代的山水画创作,初期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唐以来的山水画。钱选在青绿山水的创作中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趣,表现了一种生拙之美;赵孟頫的山水画面貌多变,他广收古法,自创新机,成就极为突出;高克恭浑穆秀润的画风则来自他对董源、李成、米芾等人绘画的研究。元代中后期,则出现了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他们在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赵孟頫的影响,但是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和特色。元四家的山水画创作实践和理论,代表了此时山水画发展的主流,对明清乃至现代的山水画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移情寄兴手段的山水画,在元代画家手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个性,在笔墨技巧的探索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高峰。

 一 赵孟頫与高克恭的山水画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在宋曾任小职,入元后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据载,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其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

    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他的理论和创作对元、明、清三代都有极大影响。赵孟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题材的绘画精品,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幼舆丘壑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鹊华秋色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的《水村图》卷等。设色纸本的《鹊华秋色图》卷是赵孟頫传世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画描绘济南郊区的鹊山、华不注山及其周围景物,采取平远法构图。整幅作品笔法潇洒、设色明丽,山石、坡岸等用披麻皴或荷叶皴,山头则用青绿皴染,树木、屋舍等则描画精细,以青、赭、红、绿等多色渲染,富于节奏感,风格古雅俊秀,代表了其师法古人与造化,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的风貌。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房山(今属北京)人,祖为西域人。历任刑部主事、大名路总管、太中大夫。他能诗善画,工山水、墨竹等。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巨、李成,兼数家之长于一身,被誉为“当代第一”,与赵孟頫并称为“南赵北高”。主要传世作品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云横秀岭图》轴和《春山晴雨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横山晴霭图》卷、《墨竹坡石图》轴等。《云横秀岭图》绢本设色,画白云横岭的远山烟树及山下的溪桥坡岸,山顶用青绿横点,山石坡角多用披麻皴施以赭色,笔法凝重,墨色淋漓酣畅,为合参董、米二家的典型作品。此画为其至大二年(1309年)所作,时年高氏62岁,为去世前一年的作品,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一改其早年作品“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的缺憾。
上一篇 : 元代人物画   下一篇 : 辽金、西夏绘画
您是浏览 赵思涵 文章【元代山水画】的第 3587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相关文章
宁德婚嫁习俗——议婚、嫁娶等
赵人勤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心,善恶美丑的本源
图说书史—行书
江明君
白石老人画虾
根雕艺术的特点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春日寄语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热门文章绘画简史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
徐渭不为人知的题跋之谜
从古代画卷中看古人的时尚生活
琴歌与书画:融合审美之道
历代画家的风格流派
美术模特儿佚事趣话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元代绘画的发展与继承
不爱江山爱文雅的明宣宗画技如何
明代花鸟画第一家·吕纪
 部落文章绘画简史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琴歌与书画:融合审美之道
不爱江山爱文雅的明宣宗画技如何
徐渭不为人知的题跋之谜
明代花鸟画第一家·吕纪
中晚唐的花鸟画
宋人“没骨”画
元代绘画的发展与继承
历代画家的风格流派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3447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