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它是用毛笔、墨、颜料等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基本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种,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画法,还有卷、轴、册、屏等独特的装裱形式,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宫廷画、民间画和文人画三大系统,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促进了国画完整艺术体系的形成。
    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它包括:白描、工笔画、写意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在描绘物象上主张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追求一种“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它不拘于形似,强调物象的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构图布局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局限于焦点透视,使平远、深远、高远、洞远法相互结合。布局还讲究色、线、形的变化对比与呼应,强调画面的虚实、疏密、开合、起伏、繁简的相互照应,用笔上强调骨法用笔,即以不同的笔法、墨法描绘对象,突出其骨法、质地、光暗。在处理墨与色的关系上,或强调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或强调墨不碍色、色不碍墨;或以色类,随类赋彩。中国画一般还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达到诗、书、画、印融于一体的境界。中国画的创作方法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主。强调绘画要反映自然、反映现实,同时要积极发挥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不仅仅满足于画中所见,而提倡画外有音,给人以遐想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传统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常常在小中见大。欣赏它、学习它要从实质、墨趣、诗意、意境、历史年代、作者特点等方面去评品,才能真正领悟这门艺术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