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频道>>>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山水画面的建构
 
 您正在浏览>>>文章频道>>>美术常识>>>国画常识>>>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山水画面的建构
     
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山水画面的建构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02日 16时19分43秒   来源: 中艺网   文章作者:
打印】【纠错【Email推荐: 】【版面设计: 天山云客】【网页编程:fonts】
 
 
【最新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六种收藏方法让你的银器升值    收藏古铜镜:就这么5招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中国画历经数千年之久的历史积淀,其辉煌和璀璨无与伦比。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枝秀美的花朵,更是充满顽强生命力的中国符号。通过中国古典山水的发展和继承脉络,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关键的承接点,并探索每个关键点的继承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是守住中国画的根和魂,创造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最新颖、最美好图画的必由之路。

    师古:入古越深,出古越新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数千年发展的精粹,具有不可动摇的根基。清代王原祁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中国画发展必须在传统脉胳之下延伸与继承,而临摹是掌握传统笔墨语言的最佳途径。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讲求传承关系、渊源关系,实质是强调文脉的继承。为了提高绘画技能,我们要不惜花大力气进入古人殿堂。入古越深,出古越新。通过临摹,可以较快地掌握传统笔墨本体语言。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为我们创造和积累了很多精彩的表达自然界物象的绘画语言,许多手法已成为程式,如披麻皴、荷叶皴等,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说:“我在学画时,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所应注意者,临摹之后,不能如蚕之吐丝成茧,束缚自身。”明代沈灏说:“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议。”在“神会”中师古,在“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中领会奇妙的技法,方能有所长进。如果放弃这些已有的手法,走的路可能是古人走过的弯路,或所采用的方法是古人弃之不要的东西。

    临摹不仅是获取绘画技法的手段,也是掌握中国画本体规律的方法。中国画艺术本身的规律性决定了临摹至关重要的地位。现代文字学家马宗霍说:“且必如此,而后能入乎古;亦必如此,而后能出乎古。能入能出,斯能立宗开派。”绘画就像建筑楼宇,通过临摹,选用自己所需的建筑材料,把地基夯实,然后才能承载得起高楼大厦。此正如清石涛所说:“借古以开今。”

    临摹有益于造型能力的提高。现代著名画家石鲁说:“形象为画始终统一枢纽,可视之具象,可视之门户,若物体之细胞。”临摹得越多,就越能较快掌握传统笔墨语言。而笔墨语言是绘画反映事物的可视形象、轮廓、明晦、层次等的主要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刻画要求画家具有较高的造型能力。通过临摹,画家可以寻找到历代绘画大师的闪光点,掌握其绘画技法、结构等要领和规律;同时找出传统绘画中的薄弱环节和自己绘画发展的切入点。这样,我们的创作就可以在参照和对比下取得进步。临摹的同时,画家还需有机地把生活注入“传统”,使“传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又使作品具有时代的特征。概言之,笔墨是传统的点滴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内容才不是空泛、随意的。千千万万先哲圣贤上下求索、实践、总结铸就的坚实、厚重的传统,经由我们的传承、提炼和再加工,可以成为新时代的新体现。

    笔墨:中国画的“慧根”

    笔墨是中国画的“慧根”。中国画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横竖、疏密、肥瘦以及用笔的中侧、顺逆、快慢、刚柔、轻重,与执笔的高低、松紧、虚实,用墨的淡、积、破、让等,都源于书法用笔。

    笔意丰富的表达,需要在笔道上狠下功夫,练成有动有静、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的线条,从而体现人的精神与秉性———有刚有柔、动静得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幅画好不好,就要看有没有刚柔相济的线条。

    历代艺术家都强调“书画同源”“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必善书”,不借助书法则无以在国画中尽情地造型写意。书法功底稍差或有欠缺,笔墨则失去韵味和精神,造型失其坚实力量。中国画用尖柔的毛笔,讲究线条韵味、节奏韵律,讲究笔法、趣味和墨法。现代画家陈子庄说:“如果笔笔是画,就不是画;笔笔不是画,而是书法,那才是画。线条的粗细是根据韵律的需要,而不是物象的需要。”书法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练腕力。有了腕力,不需用大力气,就能表现出弹劲儿、柔劲儿、爆发劲儿。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呈现出轻重、浓淡等种种变化。如此,线条方能产生美感。作画时,毛笔仿佛变成身体的一部分,自身所有的修养、修炼似乎都可以顺着神经传入笔端,这线条便有了精神内涵……

    画家踏踏实实、坚韧不拔、不投机、不取巧,抓住中国画的“主心骨”、笔墨之“慧根”,把自身丰富的情感用有书法意味的点、线、面表达出来,如此才可成就绘画的本质意义。

    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明代唐志契说:“凡学画山水者,看真山真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套子,便无作家俗气。”此语有力地证明了创作山水画要到自然山水中去,深入、细微地观察自然万物,认真地去研究自然美的规律,发现自然界的美妙。衡量艺术创作能力就是看谁对自然规律发现得多,而且是否能将之锤炼、升华,运用到写生与创作之中。

    山水写生必须和传统笔墨语言紧密配合,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实践。山水写生不能只用传统笔墨语言生般硬套,而是要在大自然中反复琢磨,然后加以剪裁和重新布置,提炼通幅画的气象,脉络在心,闭上双眼,景象如在目前,然后开动脑筋,搜索传统笔墨语言所有的符号,一旦触发,有所悟出,即掌握了前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奥秘。若发现传统的方法不能满足写生的需要,旧的情调不能与新事物相适应的时候,要学习先哲们的创新精神,设法探索新的途径,自创新法,将传统向前推进一步,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传统”。

    借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当今的中国画革新风起云涌,造成中国画坛杂乱与多变,使传统的中国画品评严重失语。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近代康有为通过在意大利的游历,感受到西洋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意识到中西美术融合的必要。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写道:“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其在今乎,吾斯望之。”由此开启了中国画变革的先河。从李可染注重写生,深入生活来改造只注重“摹”“仿”的中国画,到吴冠中对中国画的传承、借鉴、创新、发展,无不说明艺术家是吸收时代的精华来发展民族艺术的。

    书画家陈濂波说:“吸收西画的技艺,不是猎奇,也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吸人眼球的浅陋效颦,而是把中国绘画艺术去融合西方的绘画于中国的传统之中。”“洋为中用”,应以中为主,融化、吸收西画有益之处,科学严谨地吸收外来文化,为我们的民族艺术增砖添瓦。

    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中国画只有沿着自身轨迹发展,才是最有希望的。

    画面:深秀自然,气韵生动

    “气韵”是反映作品精神面貌和内在生命的。“气韵”来自于功,来自于情,来自于学养。明代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可见,有了笔墨之本,还得维系它的根。根扎得深不深,就要看画家的修养高不高。

    绘画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为了追求美,画家必须把自己的精力倾注于技法的提升、学养的修炼上。笔墨的气韵是作者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作者思想意识的飞跃,是视觉向感觉的转换,是自然向超然的升华。“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艺术之命脉———这就是传统,这就是书画艺术博大精深之源泉。它是“六法”中的第一要义,使中国画艺术达到至高境界。只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坚持精神的历练、道德的持守、情感的培养、哲学的浸润,使自己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将自己的精神贯通到自然生命之中,与之相鼓荡、相融合。这样,绘画中“形神相离”的问题便可解决,画面便可“活”起来。

    培植:用真情实感为山川立传

    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人文正气与天地浩气之间的沟通。也就是说,画无理不服人,画无技不惊人,画无美不悦人,画无情不动人。所以,画家要对生活怀有无限的热爱,将爱家、爱国之心上升到对世间生命的终极关怀,这样才能有炽热的感情来培植浩然之气,用真情实感为自然山川立传。

    培植浩然之气需要精深的思考和勇敢的探索,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和闪光的灵感,还需要博采众长、高屋建瓴的胸襟和胆识,更需要人格的锤炼与灵魂的升华。应该说,人生和艺术都是一个过程、一种期待,艺术的闪光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

    培植浩然之气,首先要摆脱追名逐利的心态和世俗的压力。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正直诚恳、情感炽烈,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追求那入木三分的凝重与沉着。人就是因为在生命的路途中经历过沟沟坎坎,才能对生活无比珍惜,才能脚踏实地如大象,勇敢坚毅如猛虎。艺术家的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攀登过程,需要披荆斩棘向前行进。

上一篇 : 山水画的基本功   下一篇 : 近现代书画的作伪
  编辑上传: 落笔晗香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 7637 人次
国画常识相关文章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2020-01-16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2018-07-19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2018-06-26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2018-05-18
工笔虎头的画法    2017-08-02
国画常识热门文章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2018-05-18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2018-06-26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2018-07-19
国画之八格、七候、六气、六要、四难、三...    2015-05-20
南宗写山水之法:南宗抉秘    2010-10-23
     
 
书 法 艺 术
三苏祠藏沈为书法立轴
书法这样写,节奏感更强!
写好楷书的十条法则
嘉庆皇帝楷书《五福颂》
赵孟頫之孙赵麟书法 洒落超逸不失家法
王羲之:霜降的橘子才好吃!
书法中的道家思想
张旭书法作品欣赏:气势奔放 运笔无网不收
唐太宗的书法情结
简说米芾大字观
学书法,请记住这十点
欧阳中石:书法靠死练是出不来的!
魏碑极品《张黑女》天下孤本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这书法,美若佳人
 
博 客 文 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大才子苏轼写的那些绝...
30立什么?40惑什...
这些知识只有1%的人...
从风水角度,住宅庭院...
老祖宗传下八句劝世良...
年轻人:现在偷的懒,...
古训:中国人8大忌讳...
攀比+“善良”+悔恨...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
 
历 代 名 家
杨晋 吴观岱 刘彦冲
胡若思 赵之谦 张雨森
史光恩 奚 冈 高克明
钟钦礼 孙君泽 颜 辉
仇 珠 汪 镛 张 宏
郑曼陀 原 济 安正文
卞文瑜 方增先 江明君
周之冕 文 同 王洪超
欧京海 赵时棢 李自健
赵光辅 孙梦卿 王 霭
苗 墨 刘宗古 徐崇嗣
王沂东 周中耀 潘 素
顾 安 马和之 朱好古
冷 铨 缪谷瑛 王树谷
王居正 李壮平 关则驹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69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