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羽,字谓韶,清嘉定人,善刻竹。少为徐氏馆甥,与吴鲁珍居近,日从之游,尽得其运腕之法。故名冠一时。名载《竹人录》。
清康熙雍正年间,嘉定竹刻名家辈出,技法更趋新颖。他们与晚明刻竹名家一样,大都精于书画,并遵循应物造型、随类赋色的艺术法则,大多数作品达到“极物之体,尽物之神,得物之趣”的境地。其时,有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首创薄地阳文浅浮雕,层次多变,秀媚遒劲。其婿朱文友,得其指授,并将技艺传之后人。王之羽(字谓韶,自署逸民),少时居南翔,为吴之璠之近邻,尽得鲁珍运腕之法,名冠一时。浙江南北拍卖公司于2007年拍卖一只笔筒:一老汉裸腹席地而坐,含笑仰视,一手提鞋,赤脚叉腿,旁置一花篮,内盛灵芝。 筒壁浮雕深突,刀法圆润柔和。款识:沉沉五鼓去朝天,飞舄逢临玉陛前,不是云端召赐履,那知宝辙优神仙。谓韶。笔筒高14.9cm;直径9.1cm,估价120,000-150,000元。其子王质的竹刻,也是传世珍品。其孙王玘,擅长于刻花卉,尤其是所刻的折枝兰,清微淡远。杨褒(字圣荣,号古林),始创竹章篆刻,并由其子杨谦将他的技艺传之后人。封锡禄(字义侯)、封锡爵(字晋侯)、封锡璋(字汉侯)三兄弟,均精于圆雕人物,时称鼎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锡禄、锡璋同侍清宫养心殿,时人称嘉定竹根人物“盛于封氏,而精于义侯”。上海博物馆收藏封锡禄所制的竹根罗汉一尊,高15厘米。罗汉耸肩袒胸,依石伸腰,似醒非醒,既放任怪诞又和蔼可亲,富有超人的灵性和非凡的感染力。封锡禄以竹根之磊砢,雕凿山石,巧如天设;以竹身之纹理,刻成衣纹、肌肤,自然得体,出人意表。其子始镐、始豳“艺不在乃翁下”。封锡爵子颍谷,镂竹继承封氏的精湛技艺,也享有一定声望。封锡禄学生施天章(字焕文),刻竹巧若神工,也属一时无双之辈。期间,还有顾珏,刻露精深细入毫发,制成一件作品,往往历时两年而成,又不落窠臼,而能独立门庭。其传世之“松下老人”臂搁,层峦叠嶂,人物亭榭,次第分明,小中见大,蔚为大观;松下老人,薄地阳刻,面目栩栩如生,衣褶流畅生动。另有周乃始、王易、殷永清等,均为此时刻竹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