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频道>>>澄泥砚
 
 您正在浏览>>>文章频道>>>美术常识>>>笔墨纸砚>>>澄泥砚
     
澄泥砚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8年10月04日 19时35分07秒   来源: 翰网   文章作者:
打印】【纠错【Email推荐: 】【版面设计: 天山云客】【网页编程:fonts】
 
 
【最新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六种收藏方法让你的银器升值    收藏古铜镜:就这么5招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精雕细琢的古代玉山子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顾名思义,澄泥砚为泥所制,而且是烧制。

  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产地却莫衷一是,有河南虢州说、山西绛州说、山东青州说,虽各有说法,但都没有离江河太远,古人说取河泥澄而制砚不假。只是这个制法却颇费周折,光是淘洗澄结便要一二年,出泥后“令其干,人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了。加上石中的佳砚理当比泥砚更胜一筹,流传久远者当然比泥砚更多。到清代,澄泥砚已经没落衰微,偶有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澄泥砚一般注重图案,讲究造型,器物线条凝练,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

  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新绛县,古称“绛州”,出产于这里的澄泥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砚”之一。“四大名砚”中的其它三种均为石砚,唯有绛州澄泥砚是泥砚。它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四大名砚

  中国四大名砚. 从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特称著于世,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钟,并著文记之;乾隆皇帝赞誉:抚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此砚中一绝。

  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华夏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无不巧夺天工、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贵颜色,而且烧制出古砚从未有过的花石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止。经专家评鉴确认,完全具备古砚“泽若美、击若钟磬、易发墨、不伤笔、冬不冻、夏不枯、写字做画虫不蛀等特点。

  历史

  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公元618~907年),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时其制作工艺就已失传。随着澄泥砚制作方法的失传,绛州澄泥砚的生产出现了一个近三百年的断档;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历经千辛万苦终将澄泥砚恢复生产后,绛州澄泥砚又重新在砚海中展露新姿,重新成为古城绛州的一大地方特产。

  制作工艺

  绛州汾河湾的泥质干强度偏高、手感滑腻、无砂、可塑性高、韧性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绛州澄泥砚能以唯一的非石质砚跻身中国四大名砚之中。砚,它的实用功能是磨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而无杂质。在同样的硬度下,由于澄泥砚是用泥土烧制,研磨后砚面的光滑度肯定会逊于石砚,同时却增加了澄泥砚的滑动摩擦系数,也就是说,澄泥砚比同等硬度的石砚发墨程度要好。陶的烧成温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而绛州澄泥砚的烧成温度正是介乎于两者之间。制陶工艺是澄泥工艺的先导,它的发展孕育创造了澄泥工艺,制陶工艺升华的结果,是瓷器的出现。澄泥工艺是独立发展的结果,历史上的澄泥砚、紫砂器的问世证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显示了它的价值,它是介于陶与瓷中间的另一路产品,归类于炻器。但澄泥砚又具有研磨工具这一特殊性,烧制时的技术要求就高了许多;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磨墨时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砚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砚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蔺氏父子正是在这一关键环节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烧制出了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各种品相的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首先,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中过滤,(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河水中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中,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澄泥。澄泥砚之名也由此而来。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这使我联想到中国道教的炼丹术:水中取泥譬若生药,火中成砚终似结丹。在遵循古法的同时又独出机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予以创新,在炼泥这个工序上,购置了机械设备,以电为动力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加强砚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砚在烧制时不会产生任何气泡和微小的裂纹。密度是决定砚质是否坚实、是否发墨的主要条件;一般澄泥砚的密度在1.4-1.6左右,绛州澄泥砚运用现代工艺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2.0-2.2左右,已接近了花岗石的密度。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烧制的仿古石砚,不论在重量上、视觉上、手感上都与石质无异,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

  在造型艺术上,澄泥砚也别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图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样,色泽典雅秀丽,显得极为古朴大方。现在澄泥砚已发展出近百种造型,种类繁多。

  澄泥砚属陶类,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砚。可能古人受秦汉间砖、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砚再精工制作,遂步升华为澄泥砚。澄泥砚的形成约在晋唐之间而略早于端、歙。

  相关记载

  唐宋之间,端、歙尚处初创阶段,人们评价澄泥砚为“砚中第一”。宋代李之彦《砚谱》载:“虢州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佳,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比肩。

  清代《砚小史》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暑不干。”其次是绿砂,又叫茶叶末,蟹壳青较硬。又次为玫瑰紫。澄泥砚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烧制时不同温度所致。关于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的说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二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然后入窑烧成砚砖,再雕凿成砚。此前不久,绛州澄泥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摘取了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名师名砚精品大展金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文房四宝行业的最高荣誉。

  产地

  产于山西忻州地区定襄县河边村,原产地为山西南部的绛州。如今河边村生产澄泥砚已成规模,而且技艺越精。到河边民俗博物馆旅游的客人,大多要购买一方澄泥砚作为纪念。

上一篇 : 清乾隆时期文房四宝欣赏   下一篇 : 棉花图集锦墨
  编辑上传: 晓含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 5144 人次
笔墨纸砚相关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2020-11-17
文房四宝“管毫”之鉴:首看材质与刻款图    2017-05-23
中国字画平尺之间的换算一览    2017-01-15
藏砚赏砚    2015-09-04
毛笔的使用与收藏    2015-09-04
笔墨纸砚热门文章
宣纸:历久弥新 古韵犹存    2011-06-01
中国端砚    2015-08-08
藏砚赏砚    2015-09-04
中国古代砚史中的澄泥砚    2015-08-09
宣纸制作技艺:纸寿千年有传承    2013-09-14
     
 
书 法 艺 术
三苏祠藏沈为书法立轴
书法这样写,节奏感更强!
写好楷书的十条法则
嘉庆皇帝楷书《五福颂》
赵孟頫之孙赵麟书法 洒落超逸不失家法
王羲之:霜降的橘子才好吃!
书法中的道家思想
张旭书法作品欣赏:气势奔放 运笔无网不收
唐太宗的书法情结
简说米芾大字观
学书法,请记住这十点
欧阳中石:书法靠死练是出不来的!
魏碑极品《张黑女》天下孤本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
这书法,美若佳人
 
博 客 文 集
《朔北美虎图》
《金顶云涛乐牛图》
《八骏马》
《碧湖春山晓日图》
大才子苏轼写的那些绝...
30立什么?40惑什...
这些知识只有1%的人...
从风水角度,住宅庭院...
老祖宗传下八句劝世良...
年轻人:现在偷的懒,...
古训:中国人8大忌讳...
攀比+“善良”+悔恨...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
 
历 代 名 家
杨晋 吴观岱 刘彦冲
胡若思 赵之谦 张雨森
史光恩 奚 冈 高克明
钟钦礼 孙君泽 颜 辉
仇 珠 汪 镛 张 宏
郑曼陀 原 济 安正文
卞文瑜 方增先 江明君
周之冕 文 同 王洪超
欧京海 赵时棢 李自健
赵光辅 孙梦卿 王 霭
苗 墨 刘宗古 徐崇嗣
王沂东 周中耀 潘 素
顾 安 马和之 朱好古
冷 铨 缪谷瑛 王树谷
王居正 李壮平 关则驹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2841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