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例如画人物不画或少画背景,画游动的鱼虾而不画水,山水画中的天空、云雾和水面也经常用空白来表示,造成“虚实相生”的效果。又如以笔墨的松、湿、淡表现山水形象之平、秀、虚的《潇湘图》(南唐·董源)。
(2) 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 神形兼备,再现《洛神赋》意象的《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重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主张“师法自然”又反对单纯“形似”,崇尚“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追求“气韵生动”,讲究意境的营造,是中国画的传统思想。
(3) 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推重书法
"吴道子学书不成,去而学画"(黄宾虹1954年《与郑轶甫书》)。 画学至于清道咸之际始兴,"盖由金石学盛,穷极根柢,书法词章,闻见博洽,有以致之,非偶然也"(黄宾虹《古画微自序》)。"南宗之画,常欲溯源书法,合而为以。"(《古画微》) "唐宋古画,纯全以书法参入画法,故笔墨高超。然阎立本画功臣图,周昉画宫嫔,已入时趋,略变古法"。
(4) 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文人画 王维学吴道子,开士大夫画之先声。至若苏、米,才毫戏墨,未易端倪。
(5) 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画与诗、书、印的结合,也是中国画突出的特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