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问题解答>>>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了多少年?(历史事件)
  我要提交问题 点击进入提交问题
  您正在浏览>>>问题解答>>>历史事件>>>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了多少年?
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了多少年?
提问网友: 轩辕 提问时间:
2010-04-08 20:43:25
提问内容:
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了多少年?
问题回答: 画香亭园 回答时间:
2010-04-08 20:50:43
回答内容:
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承天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被视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清入关之初,对如此直接关系统治者地位的重要城门岂敢“怠慢”,于是清世祖顺治帝于顺治八年(1651年)命重新大规模修建这座城楼,大体上就是现在的样子,易名天安门。

    天安门的匾心是由四块100余毫米厚的板拼接而成的,今已断裂。挂匾的左右四个铁环尚在,只是由于年代较久保管不妥,匾面上的地仗已全部脱落,刀痕字迹与木质断裂纹浑然一体,不易分辨。但是你若依据笔画的走向,仍然能隐约地看出满汉蒙三体文字,满文居中,汉文排左,蒙文列右。其汉文为“天安之门”四个篆字。史书记载,顺治八年改名为天安门,而匾额上为何却书“天安之门”呢?

    清入关之初,朝廷曾将满文定为“国语”。每逢在天安门举行颁诏时,宣诏官亦是“先宣满文,后宣汉文”(《大清会典事例》)。因此,三体文字中满文居中书写,表明清统治的重要地位。由此推断,顺治八年由承天门易名天安门时,应以满文为主,换言之,就是先用满文命名,后有汉蒙之译文。根据匾上仅存的一点满文笔画痕迹,仍可辨认出满文是:“天的、安宁、太平、使……的之、城门之门。”若按满语的语法直译即为“天(的门)使安宁太平之门”。由此“天安之门”四个字很可能是对满文四个单词的对应直译。因此,“天安之门”之称是汉满文译法上的问题,习惯上(包括史书记载)仍称“天安门”。

    1644年,清兵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后,对原明宫殿等建筑上的匾额进行了改造,目的就在于配译上满文,有的同时配译上了蒙文。随着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日趋巩固,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为了削弱其他民族的势力,不知何时又将匾上的满汉蒙三种文字变成了满汉两种文字。天安门匾额就经历了这次变化。由于变成两体、字迹相应变大,“天安门”三个字已变成楷书,“天”字的宽度,由篆书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放大了一倍,字体苍劲、浑厚。满文的书写亦相应变宽,使匾额显得更加庄重。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接管故宫外朝的北洋政府,将故宫三大殿往南,包括东西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午门、端门、太庙、社稷坛等所有的匾额一律砍掉满文,只留汉文一体居中书写(位于南池子大街路东的皇史宬除外,因该处按规定仍属逊清皇室所管辖)。所以,现在故宫外朝与内廷的匾额是两种形式,前者是汉文一体,后者是满汉合璧。

    天安门匾额同样也经历了这次变更。该匾变成汉文一体之后,一直在天安门上挂到解放前夕,也就是换上国徽之前。因此若从顺治八年制匾开始,到1949年建国前,虽几经易名、变字体,然而屈指算来,这块匾悬挂了298年。
典型分析:
 您是第 3149 位浏览此问题的网友 欢迎您参与评论补充问题
相关评论及问题补充  
  → 网友评论补充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沙发空闲中,快抢……!)
  → 发表我的评论及此问题补充
您还没有注册登陆,无法使用评论功能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及问题补充内容
  •  
       
     
    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怎样保养毛笔?    2006-04-21
      电脑黑屏怎么办?电脑黑的原因与解...    2013-06-22
      什么是水色、石色?    2006-03-19
      女性正装是指什么衣服?    2010-07-07
      Windows 2000 serve...    2013-06-25
      用墨需要掌握什么?    2006-02-24
      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    2006-03-19
      怎样使用砚台?    2006-02-24
      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2006-01-30
      win7未能连接到一个WINDOWS...    2013-01-29
    已经回答的相关问题
      徐福有没有东渡日本?    2013-04-16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2011-06-0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2011-04-04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    2011-02-23
      “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谁?    2010-11-04
      戊戌变法是从哪年开始的?其内容是...    2010-11-04
      安史之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其中包括...    2010-10-12
      天安门城楼上的“天安门”匾额悬挂...    2010-04-08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22953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