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2025年7月15  星期二  乙巳年 五月廿一 本月22日大暑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查看艺术家桑建国的个人档案
欢迎您浏览桑建国的个人档案,您是桑建国的第 13481位支持者
艺术家简介
姓名:  桑建国
性别:    男 
出生:  1957 年
电话:  
手机:  
住址:  
博客:
 艺术家 桑建国 的博客空间
桑建国 的详细资料介绍:

    桑建国,1957年6月生于上海市。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中国现代工笔画院院务委员、人物画创作中心主任。

简介

    1957年6月生于上海市;

    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

    1993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人物画进修班进修一年;

    2006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

    2010年因连续三年被江苏省国画院评为优秀画家,荣立江苏省三等功;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中国现代工笔画院院务委员、人物画创作中心主任。

作品评析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连续七次获国家级美展大奖,这不仅在安徽画家中绝无仅有,就是在全国画坛上也十分罕见。获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原因何在?或者说,桑建国连获大奖的奥秘究意是什么?要探寻这问题,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无疑要从分析其作品开始,要从把握其作品的个性特点入手。在我看来,桑建国近年创作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明显在三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

艺术手法新

    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多追求勾线准确,设色清雅。桑建国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在较好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探索和开拓。他的创作除了像传统工笔画一样讲究精准的线条和工细的描绘外,又吸收西方绘画注重绘画性和色彩表现的长处,做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自中世纪以来写实主义画风的很好融合。从其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宋画的谨严细腻的笔法和线条,更看到类似西方油画的色彩关系运用和深入描绘。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是将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而抒情的画风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使他的创作既有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美感和韵味,又有西方古典派油画惟妙惟肖刻画对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如《少妇》中的人物面部描绘,时髦女郎的头发勾染,羽绒衣、皮包、围巾、黑色长靴的不同质感,以及商店玻璃橱窗里的陈设和明亮地板砖上的水迹等等,无不刻画得精细入微,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

    桑建国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独到之处,还在于一反传统工笔人物画多将背景省略或简略处理的惯例,而是十分注重背景的设计和描绘。他的不少作品借鉴西方中世纪肖像画多以深色调背景衬托人物的手法,常常用沉稳灰暗的背景调子与表现对象形成较强的色彩反差,并且在灰暗调子上恰到好处地描绘一些形态优美的植物和景物等,如《逆光》中顺杆攀援的藤蔓筋叶、《新芽》中粗壮老树上长出的嫩绿新枝、《落日溶金》中晚霞笼罩下的旷野平畴等,都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味。这样的背景处理,既打破了大片灰暗背景的单调沉闷,同时也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装饰意味和抒情格调,突出了人物形象内涵的指向性和丰富性,较好烘托了作品主题意蕴的表达。


 

桑建国的代表作品  
桑建国最佳人气作品 进入桑建国个人作品展厅浏览更多作品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 桑建国
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 桑建国
都市少女

都市少女 桑建国
走过

走过 桑建国
特别声明:本网站艺术家所有信息(包括作品、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大部分由艺术家本人或经纪人提供,少数经网友上传,网络收集的。希望未收集到的书画艺术界同行,您若同意,请将您要发布的资料信息发给我们(邮箱地址:5949168@163.com),本网本着服务于网民,让更多人了解我国更多的艺术家,完全免费(信息量在10MB以内)为艺术家提供展示交流空间。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信息在本网展示,请您电话(0429—5949168)联系我们,我们会将所有有关您的信息删除。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6620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