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1947年11月11日出生,浙江金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北京市政府高级文艺职称评审委员,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性格乐观,开朗而又深沉,作品感染力强。
艾轩:艾青之子 [现代]艾轩,1947年11月11日出生,浙江金华人。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3月--1973年3月在河北蔚县西合营劳动四年。1973年分配至成都军区文化部创作组任美术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北京市政府高级文艺职称评审委员,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作品《有志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1984年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5年作品《若尔盖冻土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6年参加日本第二届亚洲美展,同年参加法国第十八届国际美术节。1987年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大学访问并在美国举办个人展览,作品《陌生人》等参加在美国纽约哈克尼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1989年作品入选摩纳哥蒙特卡罗国际美术大展。1993年赴德国、荷兰、奥地利举办画展。1994年作品《荒原往事》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1995年参加第一届国际艺苑油画展。1996年由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画册《艾轩》,并与罗中立、王怀庆、王沂东、曹力出访美国参加中国油画大展。1997年作品《又清又冷的空气》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1998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艾轩西藏风情》。1999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百年。2004年作品入编《中国油画十家》。出版有《艾轩和他的艺术》、《艾轩写实主义油画技巧》、《中国当代写实派—艾轩油画艺术》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广泛收藏。
绘画风格
特征一
艾轩风格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怀”。他画西藏高原景色和孤独的人物,主要是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与其说是西藏风情画,毋宁说是他内心的独白。那么,在这一幅幅画中,都有艾轩的影子。沉默无语和静静思考,无名的孤独渗透在画中人物的形象和画面整个气氛之中。独自一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地、雪野、荒原,他(她)们的生活以及大自然,似乎皆要避开观众的视线。在极少的情况之下面对观众的形象(如《冻土带》)也用冷漠和陌生的眼光,静观这与他(她)们有隔阂的世界。艾轩在写实的物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思绪和感情,他用借景写情的方法,创造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有意境的画面。
特征二
艾轩风格的另一特点是他巧妙地把孤寂的抒情性与少许的神秘感美妙地结合了起来。本来,孤独本身即会有某种神秘性,在浩瀚的荒原中孤独,其神秘的意味就更浓。但作者始终不忽视人和自然景色的优美。即使采用奇特构图(如《说不清明天的风》)加强画面不平凡的效果,作者也不忘记给观众以审美的满足。所以,艾轩是用美的魅力把观众带进那有宗教情绪和神秘气氛的艺术世界里的。他的画有象征的意念(如《也许天还是那样蓝》《说不清明天的风》、《歌声渐远》),但运用的是“点到为止”的含蓄手法,似弦上之箭,引而不发,其征服力和感染力似更为强烈。
特征三
艾轩风格中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提起的,那就是他绘画语言的沉着与精致,这种绘画语言的求得,既与制作的技术有关,又不全是制作的技术问题。他把粗俗的生活往雅里面精心安排,著意推敲。轮廓线的分明,外轮廓的大效果,和由此形成的空间分割,轮廓内的微妙关系(质地感、色调的变化等)……这都使他迷恋和陶醉。但他处理得很谨慎和有分寸,既保有来自生活的感受,又赋予理性的秩序。当然,他尽量避免“做”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