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 翰艺佳画 书画作品
 
青礁慈济宫  
 相片于 2009年08月17日 15时18分04秒 上传到本网翰艺佳画艺术频道   编辑: 画香亭园   新窗口浏览    浏览次数: 6570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相片 : 白礁慈济宫   下一张相片 : 南山寺
 
相关信息
青礁慈济宫
 

(一)东宫与西宫
  慈济宫有青礁、白礁两处,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离厦门12公里。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离厦门22公里。两者皆奉祀北宋名医吴真人。为什么又有东宫、西宫之分呢?

  树有根,水有源。慈济宫之始应是"青礁龙湫庵"。这是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吴真人成神后,群众在他炼丹成神之地龙湫坑建造一个庙宇开始名为"青礁龙湫庵。"

  南宋高宗绍兴辛末年(公元1151年),高宗赐建"五殿皇宫式"的大庙,名为"青礁龙湫庙"。南宋孝宗乾道丙戌年(公元1166年),赐庙为慈济,由此称"青礁慈济庙"。南宋理宗淳祐辛丑年(公元1241年)下诏"改庙为宫",由此大道公庙称之为青礁慈济宫、白礁慈济宫,前者为东宫,后者为西宫。它们之所以有东西宫之分,是因为青礁慈济建庙后,由于漳泉各地的大道公庙每年都到青礁慈济庙谒祖进香,又都集中在三月十五日吴真人诞辰前后,形成香客队伍人山人海,当时地方上又分支派别常为进香闹事,因此在积善里(今龙海县角美镇白礁村吴真人出生地)另建一座"白礁慈济庙"。划归泉州府百姓谒祖进香,青礁慈济庙由漳州府百姓谒祖进香。后来两者皆改庙为宫。

  (二)吴真人生平和医术
  吴真人名本,同安白礁人,生于公元979-1036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随父下海捕鱼,后因父患恶疾、缺钱医治而死,其母劳累过度,相继去世。从此他矢志学医普救众生。初学蛇医,后离乡背井,周游名山古刹,求"东汉华陀"之术,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回乡时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亲自凿井取泉,采药草炼丹煎药,以医济人无贵贱,按病施药如矢破的,擅长铜针治病,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当朝皇帝宋仁宗母亲的奇疾顽症乳癌,也被他所治愈,因而名扬天下。    吴真人本着为人治病的献身精神,四处寻求药草,一次因采药堕崖,景祐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5月29日)逝世,卒年58岁。吴真人受朝延敕赐褒封,自真人而侯而帝。其济世佑民的高尚医术,无愧于尊为保生大帝。漳、泉、台等地皆虔诚奉祀,他初被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明永乐17年,成祖又封吴本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花桥公"、"吴真君"等尊称。

  (三)东宫的宏伟建筑及其艺术装饰
  "东宫"是一座造型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飞檐交错的宫殿。整个殿中由数十根巨大的石柱支架着,其中有十二根盘龙大石柱,是福建省的古宫殿石雕中罕见的。二根花瓶形柱,二十多根八角形对联大石柱,雕刻着东宫史实和吴真人伟绩。大幅石雕雕刻着龙虎、隋唐历史人物。其中二幅雕成咤吒大闹水晶宫,配置山川花木。梁上的木刻雕狮、象、龙、凤、奇花等;彩绘更为秀丽雅观,留下古代画家珍品、其中最珍贵的是黑底金画。

  钟鼓楼上的木拱结构形如蜘蛛网。以人、兽、鸟、花层层套成,轻巧美观。其中俗称"角板"(即椽子)更有文物价值,据云:"此角板的黑白画是根据唐伯虎的颜料配方而画,蜘蛛虫害不敢入侵"。事实上本宫虽然百年未修,而宫中找不到一根蜘丝。藻井、斗拱、梁枋木雕彩画工艺精美。    屋顶上绿色琉璃瓦,四周绕饰着五彩陶瓷缀成十二条立体巨龙和古代人物,古色古香,精致巧妙。

  (四)青礁慈济宫和风景名胜
  青礁慈济宫殿巍然屹立,气势轩昂。宫后有岐山,左有龙湫,山明水秀,景色清幽。后看,层峦挺拔,林木葱茏,前观,东南面海,山海分明。龙湫庵下的左边山谷,即龙湫坑,流水不息,激湍于岩壁石隙,飞珠泻玉。石上镌"龙湫"二字,其上有平顶石,击之如擂鼓,称"仙鼓石"。还有"仙扁担"等石景。

  从龙湫山谷溯源而上。溪谷约半公里,流水蜿蜒,或为小潭,或弯曲一泓,水清澈见底,实似矿泉。昔日吴真人在龙湫坑结庐,亲凿石臼,直径35公分,深约8公分,此乃吴真人捣药的遗迹。在龙湫庵后有口水井,井水长年不涸。水质甘洌、药用价值高。

  有四亭:一是心字亭,为双层六角亭;第二是丹井亭,建于"丹井药泉"之后山坡。为双檐攒尖顶,有石砌台阶可登临。在亭上,仰观山上群石攒簇,形如菡萏,俯察田园湖泊,涟漪映碧,赏心悦目,无限风光。第三是药臼亭,为四方形石亭,游人憩息,静生亭中,正好鉴古遐思,倾听泉声,仿佛飘然世外。最后一个亭便是丹灶亭,在龙湫庵右台阶上,为双檐圆亭。亭旁安置出土的丹灶石构件、上刻"丹灶"二字,四亭造型各一,各展风姿。

  自观这个吉地,前面一望平畴,有山有水,视野广阔,遥望正面似龟形小丘上有巨石,号称"案堂石",为堪舆家所鉴赏。在殿后山峦环抱有一株树龄数百的榕树,主干不高,而树冠茂密,呈圆罩状,因名"凉伞树"。

 
相关图片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画香亭园
五龙亭

五龙亭 画香亭园
岳阳楼

岳阳楼 画香亭园
滕王阁

滕王阁 画香亭园
佛香阁

佛香阁 画香亭园
北京故宫保和殿

北京故宫保和殿 画香亭园
玉皇阁

玉皇阁 画香亭园
普宁寺

普宁寺 画香亭园
苏州耦园

苏州耦园 画香亭园
退思园

退思园 画香亭园
  “翰艺佳画”一词的来源
      含义:翰艺佳画是当代具有一定影响的书画流派。
     创始人:杨佳翰
     画派履历及风格:翰艺佳画是在中国传统国画基础上,经过楊佳翰多年的刻苦专研,加上他特有的绘画天赋及艺术灵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探索与追求的道路上,楊佳翰借鉴古人、推陈出新,以严谨的态度,形成了一整套工笔人物画法。楊佳翰与妻子赵迅自付经费培养了赵思涵、赵思惟、王千方、王千木、张惠乔、王姊妃、王翊菲、郭苹萱、范钧源、李杰、刘松源、王丹、王一冰、祝广庭、王家兴等一批优秀学生,专攻国画,尤工人物全景画,这些学生大多家境贫寒,半路辍学。但这些有志青年在师父的教导下,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都达到了一定的专业绘画水平,形成了当代中国民间独有的书画艺术流派,也为《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形成了当代唯一没有美校学历的专业书画流派艺术团体
     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媒体选登报道,翰艺佳画为《百家讲坛》创作多幅历史人物肖像,已合作多年。其作品更是在民间广泛流传。
     翰艺佳画流派的作品多以工笔人物为主,背景以山水、花鸟、界画等全景布图。翰艺佳画的绘画风格有别于时流的古板习气。在创作上,人物与自然相融为一体,将诗文画巧妙结合,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与文化同步的魅力所在。
     翰艺佳画流派作品意境多数以中国神话小说中的人物、场景及民间传说为主(如:《镜花缘》、《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上古神话》等),还有佛教、中国道教的宗教人物都属于翰艺佳画研究创作的题材。
     翰艺佳画在人物造型上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描绘不同的形象,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及个性的塑造上展现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其线条流畅,圆韵曲折,顿挫劲利,不同于其它派别的手法表现;精细的染色,更能与西方油画媲美。从意境的构思上,“翰艺佳画”作品抛开传统的布图局限,利用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结合,使画面气韵生动、祥和。
     在色彩的运用上,突破了国画色彩受制约的一面,大胆地运用自然界所产生的奇妙色彩揣入到现实的人物画境当中,在表现效果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肤色的布置,笔触细腻,用色均匀,体现了人物形体的质感。
     翰艺佳画来自于民间又立足于民间,带着泥土的芳香,带着清新的甘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基本功,创作了一幅幅“人间仙境”,与喧嚣的市井和横流的物欲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给人们创造了神奇而雅致的唯美空间。
     翰艺佳画是个奋发向上,勤奋务实的专业艺术创作群体。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为世人奉献出更多更优美作品。
相关评论  
您还没有注册登陆,无法使用评论功能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4294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