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 翰艺佳画 书画作品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相片于 2016年05月03日 11时46分02秒 上传到本网翰艺佳画艺术频道   编辑: 画香亭园   新窗口浏览    浏览次数: 6897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相片 : 秋林曳杖图   下一张相片 : 山水人物图
 
相关信息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明皇避暑宫图》北宋郭忠恕 绢本墨笔 纵161.5 横105.6厘米日本大阪国立美术馆藏

  此图无款识,传为郭忠恕所绘,画幅题签:“郭忠恕越王宫殿图,穰梨馆藏。”画中宫室建筑宏伟壮丽,结构复杂,细密精工,造型准确,避暑宫背山面水,景色宜人。图中山石呈卷云状,已是北宋中期郭熙画派的风致,故此图绘制时间应晚于郭忠恕,当在宋元之际。画幅右下钤“过云楼收藏印”著录于《穰梨馆过眼录》。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 绢本水墨 纵126.3厘米 横104.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宋初有所谓“三家山水”,这三家是山东营丘人李成、陕西长安人关仝和陕西华原人范宽。从画面碑侧有款题:“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可以看出,《读碑窠石图》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此图置境幽凄,气象萧瑟,古树枝桠奇劲参差,背景空无一物,杳冥深远,寓无限悲凉于其中。另外,此画画树石时先勾后染,清淡明润,饶有韵致。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 绢本水墨 纵45.4厘米 横141.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茂林远岫图》近景轻舟泊渡、行人车马往来其间;远景宫殿密布,塔影隐现,知去城郭未远。飞泉水口,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李成的艺术对后世的山水画画家影响很大,把李成画派推向一个新阶段的画家是宋神宗时期画院的名家郭熙。此画历经南宋贾似道、元代鲜于枢、明项元汴等名流收藏,后入清宫内府,上有百多方收藏印迹。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晴峦萧寺图》北代李成 绢本淡设色 纵111.4厘米 横56厘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舍、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画家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虽非平远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画风特色。估计此图当完成于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传派的作品。宋《宣和画谱》中著录有《雪霁江行图》不知是否即此图。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乔松平远图》北宋李成 绢本墨笔 纵205.5厘米 横126.1厘米 日本澄怀堂文库藏

  本图表现冬日寒冽窠石坡陀上挺然生长着的长松老树,背后映衬平川远山,坡石壮如云头,送针细利,笔墨清润,树根部隐然可见李成款识,识者以为系后世添写,但本图鲜明地显示李成画风本色,处于宋元李郭画派中之高手当无疑议。画上钤有“怡亲王宝”、“明善堂览书画印记”、“淮阴鲍氏所藏”等印。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寒林平野图》北宋李成 绢本墨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成“师荆浩未见一笔相似,师关仝则叶树相似。”而且由于他独特的创造才能,他在宋代“三家山水”中影响最大。李成对山水画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擅长表现山川地势与季节气候的丰富变化,并有所寄托感喟。他创造的“寒林平远”的形象已从荆关一派宏伟壮丽的面貌中脱颖而出。本幅绘长松两株,杂以枯枝寒树,松树枝作蟹状,右上角有宋徽宗题“李成寒林平野”六字,前有“御书”半玺,画上端有乾隆题诗及收藏印鉴。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小寒林图》北宋李成 绢本墨本 纵40厘米 横7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近景画坡陀上生有松树数株,松干挺直,枝杈虬曲多姿,林木笼罩于烟霭雾气之中,其后为平远景色。前隔水有行书“李成小寒林图”题识,接缝处钤有宋高宗乾卦印,画心处有明纪察司半印,前后有梁蕉林收藏印多方。《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群峰雪霁图》北宋李成 绢本淡设色 纵77.3厘米 横31.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成(919—967)是由五代入宋的画家,本来是唐朝的宗室,在唐末避乱移居山东营丘,世家出身使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因不曾入仕,便寄情于山水。他的山水画师法荆浩,也学过关仝,但青出于蓝。此图无款,表现山高雪密瀑布寒泉,冈阜一亭翼然,左方飘绫上有高士奇题诗,中有“毫端师造化,画史重营丘”句。画上钤有乾隆、嘉庆、宣统等印。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寒林骑驴图》北宋李成 绢本淡设色 纵162厘米 横100.4厘米美国纽约大都市博物馆藏

  此为张大千氏大风堂旧藏,在大立轴上画文人骑驴行于郊野,前后有童仆相随。画上古松有凌云之势,间有枯树寒溪,颇有意趣。诗堂处张大千题以“大风堂供养天下第一李成画”。画幅下端又缀有长题,其中云:“米元章《画史》云宝月大师李成四幅,路上一才子骑马,一童随,清秀如摩诘画《孟浩然骑驴图》,此云骑马,一时误书耳。”又云“松枝劲挺,松叶郁然有阴,荆棘小木无冗笔,不作龙蛇贵神之状,即此图也。”

 
相关图片
秋林曳杖图

秋林曳杖图 画香亭园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宋代传世山水画赏析 画香亭园
山水人物图

山水人物图 画香亭园
草堂梅鹤图

草堂梅鹤图 画香亭园
幽谷图

幽谷图 画香亭园
西山爽气图卷—张宏

西山爽气图卷—张宏 画香亭园
《溪山泛艇图》

《溪山泛艇图》 画香亭园
山楼绣佛图

山楼绣佛图 画香亭园
江山秋色图—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赵伯驹 画香亭园
《兰亭修缀图》—文徵明

《兰亭修缀图》—文... 画香亭园
  “翰艺佳画”一词的来源
      含义:翰艺佳画是当代具有一定影响的书画流派。
     创始人:杨佳翰
     画派履历及风格:翰艺佳画是在中国传统国画基础上,经过楊佳翰多年的刻苦专研,加上他特有的绘画天赋及艺术灵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探索与追求的道路上,楊佳翰借鉴古人、推陈出新,以严谨的态度,形成了一整套工笔人物画法。楊佳翰与妻子赵迅自付经费培养了赵思涵、赵思惟、王千方、王千木、张惠乔、王姊妃、王翊菲、郭苹萱、范钧源、李杰、刘松源、王丹、王一冰、祝广庭、王家兴等一批优秀学生,专攻国画,尤工人物全景画,这些学生大多家境贫寒,半路辍学。但这些有志青年在师父的教导下,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都达到了一定的专业绘画水平,形成了当代中国民间独有的书画艺术流派,也为《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形成了当代唯一没有美校学历的专业书画流派艺术团体
     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媒体选登报道,翰艺佳画为《百家讲坛》创作多幅历史人物肖像,已合作多年。其作品更是在民间广泛流传。
     翰艺佳画流派的作品多以工笔人物为主,背景以山水、花鸟、界画等全景布图。翰艺佳画的绘画风格有别于时流的古板习气。在创作上,人物与自然相融为一体,将诗文画巧妙结合,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与文化同步的魅力所在。
     翰艺佳画流派作品意境多数以中国神话小说中的人物、场景及民间传说为主(如:《镜花缘》、《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上古神话》等),还有佛教、中国道教的宗教人物都属于翰艺佳画研究创作的题材。
     翰艺佳画在人物造型上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描绘不同的形象,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及个性的塑造上展现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其线条流畅,圆韵曲折,顿挫劲利,不同于其它派别的手法表现;精细的染色,更能与西方油画媲美。从意境的构思上,“翰艺佳画”作品抛开传统的布图局限,利用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结合,使画面气韵生动、祥和。
     在色彩的运用上,突破了国画色彩受制约的一面,大胆地运用自然界所产生的奇妙色彩揣入到现实的人物画境当中,在表现效果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肤色的布置,笔触细腻,用色均匀,体现了人物形体的质感。
     翰艺佳画来自于民间又立足于民间,带着泥土的芳香,带着清新的甘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基本功,创作了一幅幅“人间仙境”,与喧嚣的市井和横流的物欲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给人们创造了神奇而雅致的唯美空间。
     翰艺佳画是个奋发向上,勤奋务实的专业艺术创作群体。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为世人奉献出更多更优美作品。
相关评论  
您还没有注册登陆,无法使用评论功能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4168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