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网闻网事频道>>>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我们如何观看
猜你喜欢的新闻 
 荣耀!中国人又要飞起来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目的是什么?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突击应付中央督察,铁岭被曝光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人民网评: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民心所向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巴基斯坦媒体: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拯救全球生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磅!“十四五”时期,这些重大工程将推进实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培养新时代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准备就绪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空军发布的2021年度招飞宣传片有大惊喜,轰20微现真实面目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百年湖北美院 恰风华正茂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两场贸易盛会,一个时代强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双11”买买买 这些套路不得不防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仍未揭晓 “摇摆州”计票引发诉讼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惊人发现:土星第一卫星可能真的有生命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穿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解放军登岛演练释放出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数字人民币来了!数字人民币到底好在哪儿?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深层国家”控制美国?阴谋论渗透美国政坛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赵立坚:我要代表中国人民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授予钟南山等4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我们如何观看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7年09月05日 20时35分28秒   来源: BBC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0191 人次 【打印】 【纠错

  何为“名画”,“名画”的概念如何去界定,怎样的画作才能被称作“名画”?这些近乎常识的问题,细究起来竟是那样混沌和难以琢磨。尽管“名画”的概念如此模糊,当我们观看画作时却坦然接受了“名画”的称谓。如今,观看已然无所不在,这些众说纷纭、未曾解决的疑惑,令这场观看行为变得愈加诡谲。

  1。

  在陌生的时代里

  “名画”何以安身立命

  从“名画”的语境来看,既面朝当下又遥指往昔。所谓的“当下”,即“名画”称谓存在的世界时刻。“名画”通常是后世对前者的追封,换言之,“名画”多数是针对先前的作品,这就是“名画”语境所指向的“往昔”。当下即成为“名画”的作品十分罕见,20世纪的毕加索,是历史上第一个见到自己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艺术家,此后享有这一殊荣的也只有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当下时刻追封前人的画作,需要考量作品在艺术领域所做的贡献,而潜藏于艺术品背后的政治价值是当下斟酌的另一要素。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他的著作《观看之道》中揭示,“古代艺术,今非昔比。其威权已丧失殆尽……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或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动的权利,远不如一个始终得以把自己置于历史之中的民族或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理由——所有的古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然而,在当下时刻,不仅仅古代艺术,近代艺术也早在社会威权的精密运作下,被迫成为政治问题。那些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在陌生的时代里担当起建构民族历史的重任。当14世纪的《逃亡埃及》、15世纪的《维纳斯的诞生》、16世纪的《雅典学院》等艺术作品,以“名画”的姿态存立于世,当下时刻的场域里它们所诠释的已经不再是画作本身,这些绘画俨然成为一个民族或阶级书写历史的材料和佐证。

  当大众讨论一幅名画,往往离不开“佳作”“杰作”等字眼。历史流传的画作千千万万,能被奉为名画的作品却寥寥无几。画作成为“名画”,自然有其高明之处。法国哲学家丹纳表示,“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种主要状态。”丹纳认为,“所谓杰作是最大的力量发挥最充分的作品。用画家的术语来说,凡是优秀作品所表现的特征,不但在现实世界中具有最高的价值,并且又从艺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更多的价值。”


德拉克罗瓦《自由领导人民》

  丹纳提出的“主要特征”,大约指向的是在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的背景下,表现对象所呈现的属性。例如,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创作的《自由领导人民》。画作如今已是名闻遐迩。作者以法国七月革命为题材,呈现人民为自由而战的盛况。作品采用三角构图,画面中心的女子右手挥舞着红白蓝三色旗,左手举着火枪,领导革命队伍踩过烈士的躯体迎着炮火前进。德拉克罗瓦用奔放的热情描绘激动人心的七月革命,画面传达的紧张感与运动感,烘托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由领导人民》不仅成为后世缅怀法国革命的艺术作品,也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

  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则由于在旧的时代开创全新的画派而远近闻名。在新古典主义美术遭受非议时,莫奈走向背离学院派的艺术道路。1872年11月13日清晨,莫奈在法国勒阿弗尔港口支起画架,黎明破晓时敏捷地挥动着画笔,捕捉了湖面刹那间闪烁的光影。这幅名为《日出·印象》的作品尽管在当时受尽嘲讽,却因开创印象画派而在后世成为饱受赞誉的名画。马蒂斯《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因浓重的色彩和粗放的笔触,成就了被历史铭记的野兽画派。毕加索《亚维农少女》将画面中的人体进行几何切割与重组,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透视法则,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立体主义运动。这三幅作品凭借引领西方美术的功绩,成为被写进美术史的“名画”。


莫奈《日出·印象》

  那些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尽管有其出众之处,但也未必皆属上品。“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另一方。”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揭示的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悖论,似乎为揭开“名画”的面纱提供了些许线索。

  与“名画”相对应的是“名家”,“名家”指代艺术家群体中的卓越人物。“名画”出自“名家”之手,“名画”成就“名家”,二者本身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对于一件作品而言,“名家”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一旦与“名家”结缘,平庸之作随即枯木逢春,顷刻变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名画”。印象派画家雷诺阿享受了艺术家在世间的最高殊荣,他生平的画作不断被刊印成画册销往各地,人们争相前往博物馆、美术馆一睹“雷诺阿名画”的真容,倘若说这些“名画”全然是上品,实则未必名副其实。再者,一件尚未被正名的作品,如果画家声名不显,纵使技艺卓越、意境悠远,也难以获得“名画”的殊荣。显然,“名家”之于“名画”,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今人所认可的“名画”不单牵涉政治、绘画水平、时代价值等因素,艺术家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成分。

  2。

  被冠之以“名画”的画作

  如何植入观者的记忆

  名画多数藏匿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也有一部分在私人藏家手中。若想得见画作的真身,无非是等候各类巡展,或是前往“名画”的栖身之所。然而,“名画”们很忙,经常辗转于世界多个巡展。例如,2014年在国博揭幕的“罗马与巴洛克”展,卡拉瓦乔的作品《施洗约翰》由于还在其他国家展出,直至展览开幕数月后才与中国观众见面。《蒙娜·丽莎》《宫娥》《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各地镇馆之宝,馆藏机构则纷纷表示不再外借,意味着只有前往藏地才能一睹风采。

  实际上,大众认识名画大多是借助影像的方式。这些被复制的艺术作品,尽管已经失去原作的“此时此地”与灵光,却令那些千里之外的历史名画,变得触手可及。然而,对于这些未曾亲睹的画作,观者却在无声无息之中认同了“名画”的称谓,而且带着被植入的记忆继续传递“名画”的信息。


卡拉瓦乔《施洗约翰》

  “人的灵魂的历史现实是,生于被束缚与被监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无情揭露人被规训的现实本质。此外他也承认,社会进程中的权力缔造知识。正是在权力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社会秩序的参与者渐渐产生共同的记忆。换言之,观者对于“名画”的记忆与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权力对文化知识的监控,源于社会对人的规训。

  社会威权对于“名画”知识的建构,主要通过政府权贵、艺术史家、博物馆美术馆三种渠道。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政府权贵往往是“名画”最有力的推动者。在建构“名画”知识表象的掩盖下,政府权贵渐渐把控住社会参与者对于“名画”的记忆。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指出,“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等级。”因此,政府权贵狂热地建构和输出“名画”知识,试图以控制“名画”记忆的方式,进阶文化权力。

  20世纪的美国是极为成功的一例。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战略的护航下,逐步在全球树立起政治、经济权威。为了抢占文化艺术领域的头把交椅,美国政府疯狂推动凝聚着本国价值观的艺术形式。1961年,上百位艺术家、学者、诗人被邀请坐上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席,成为国家布局艺术策略的一个信号。继任者约翰逊上台后,首先把文化艺术写入执政方针,而后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艺术委员会,这被视为美国开启艺术赞助道路的重要举措。

  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艺术教育、艺术调研、艺术资助等项目风起云涌,美国逐渐成为新世纪的艺术标地。美国凭借掌握的文化艺术威权,不断建构和输出标榜美国梦的“名画”知识。当杰克逊·波洛克、安迪·沃霍尔等人相继成为殿堂级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成为引领艺术潮流的“名画”,亦成为公众“名画”记忆的一部分。


杰克逊·波洛克《薰衣草之雾》

  艺术史家是建构“名画”知识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标准陈述着他所看到的,笔墨累积而成的艺术史铭刻着时代最杰出的艺术作品。毋庸置疑,艺术史家早已借着秉笔直书的法器,演变为艺术领域的又一威权。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史不仅是高校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大众了解艺术的重要途径。那卷帙浩繁的经义,一边吐露着艺术史家的艺术观念,一边教化着手执书卷的问道人。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贡布里希、约翰·伯格这些艺术史家们,书写了一部部关于艺术的故事。他们解读着掩藏在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呈现个体观看艺术的方式。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被视作20世纪西方美术史的一项里程碑,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被众多研习艺术的学子奉为艺术史界的圣经,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尽管饱受争议,却依然引发了一场思想巨变。那些被记录在册的画作,经由历史的淘洗与沉淀,成为无可争议的“名画”。个体在阅读艺术史的过程中,常常为史家的叙述所倾倒,在无声无息之中接受他们的规训与教化,一次次强化书中关于“名画”的记忆。


安格尔《大宫女》

  在建构“名画”知识的过程中,博物馆与美术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博物馆美术馆营造了一座城市独特的人文环境。它们担负着贮藏、展出艺术品的社会职能,在与大众的交往互动中完成文化传播、教化民众的使命。

  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美术馆在履行职能的同时,社会也相应地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威权。被贮藏、展出的画作,因博物馆美术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天然地带有艺术的权威。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观者,鉴于对威权的臣服,极易对画作传递的知识产生认同。大多数名画栖身于博物馆、美术馆,尤其是卢浮宫博物馆,贮藏着无数艺术杰作,《蒙娜·丽莎》《大宫女》《自由领导人民》等举世瞩目的名画也都聚集于此。由于其超一流的业界地位,进入卢浮宫亦成为艺术家与画作——“名家”与“名画”身份的护符。从各地涌入卢浮宫的观者,带着“名画”的概念进行观看、冥想,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吸收关于“名画”的知识。如今,在国内遇见名画的机会越来越多,达·芬奇、卡拉瓦乔、鲁本斯、凡·戴克、莫奈、雷诺阿等名家的画作相继来华。显然,西方艺术威权已经大举入侵,着手在异地传播“名画”知识。

  政府权贵、艺术史家、博物馆美术馆是“名画”知识的建构者。作为社会威权体系的主宰,政府权贵凭借强有力的话语权,成为“名画”知识建构中最核心的力量。尽管艺术史家、博物馆美术馆与政府权贵一同建构起“名画”知识,在历史进程中却不得不受到社会威权体系的掣肘,无可奈何地沦为知识监控的“共谋”。

  3。

  观看“名画”时

  如何重建画作的历史印象

  展览与影像构成观看“名画”的主要方式。这些被悬挂在展厅或者刊印在画册里的古老绘画,跨越漫长的世纪,从诞生的国度进入到另一个陌生的时代。当观者与它们的目光交汇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艺术史家约翰·伯格认为,观看先于言语,个体的观看方式受到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显然,观看的陌生感,既源于画作的时代性,又与观者的立场脉脉相通。

  画作身处的历史环境是观者无法回避的观看条件。19世纪是西方绘画的分水岭,此前流传的画作基本都是订件。画家们服务于教会、宫廷和权贵,他们根据雇主的需求和审美绘制艺术作品。观者所熟知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不仅服务于教会,而且得到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艺术赞助。巴洛克美术时期的鲁本斯和凡·戴克是著名的宫廷画师,前者曾服务于意大利曼托瓦公爵,后者则为英王查理一世效力。此后的布歇、安格尔、戈雅,皆是备受时代宠幸的宫廷画师。毫无疑问,满足雇主的需求是当时艺术家创作的首要条件。因而,这些画作通常有着相应的绘画母题,抑或具有一定的表现方式和时代风格。


米开朗琪罗《创造亚当》

  绘画从诞生伊始,便与实用功能不可分割。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表示,理解过去的艺术,必然要明白过去艺术服务的目的。宗教绘画是较为典型的一例。所谓宗教绘画,即以宗教内容为题材,以弘扬宗教理念为目的的绘画类别。它的存在并非为了表现自身的美,而是为了令观者从上帝的慈悲和威力中获得启示。因此,中世纪的美术,常常采用庄重和理性的艺术形式,不惜牺牲人物形象的真实与比例以烘托神性的光辉。

  文艺复兴时期的乔托,率先在绘画领域打破中世纪美术的藩篱。在他创作的《逃亡埃及》《犹大之吻》等宗教画中,作者透过细致的观察,开始强调人物的形体造型,衣纹与光线也变得真实自然,朴素生动的故事形象构成一幅幅颇具生活气息的画面。紧接着登上历史舞台的“文艺复兴三杰”,则将乔托开启的绘画人文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分别为各自的雇主服务,他们的作品依旧是订件,与以往不同的是,三者仰仗着杰出的艺术才华,在绘画中倾注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式用艺术向中世纪宣战。在他们身处的时代,人性得到解放与关怀,诞生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肖像画、展现人体超自然美的裸体画,以及描绘女性温情和母爱的宗教画。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绘画的母题与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在神性与人性的较量下,人的价值逐渐得到肯定,继而在艺术家的作品中生长融合。然而,在时代与雇主的受制下,文艺复兴艺术家的作品仍然没有摆脱服务的性质,发生变化的仅仅是画作传递的精神内核。无论是文艺复兴的继任者巴洛克,还是后期出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绘画艺术,服务性始终是艺术家思虑的重要条件。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17世纪的荷兰境内出现了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新兴赞助人。尼德兰革命胜利后,荷兰共和国应运而生。借助新航路开辟的契机,荷兰倚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成为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孕育出一大批富裕的新兴资产阶级,他们的社会需求很快蔓延至绘画领域。出于树碑立传或装饰房屋的目的,他们纷纷向艺术家订购油画,逐渐催生出服务于市民阶层的商品画。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19世纪,自由艺术家这一新兴职业开始崭露头角。印象派画家是新世纪最早的自由艺术家。恰恰是出于身份的变革,他们得以躲过学院派围剿,为时代开创全新的绘画语言。马奈是这一场革命的先驱,他挑战了绘画中关于色彩与形式的信条,画作中呈现的物体是多种光源作用下的混合色。对于印象派而言,这才是人类眼中最真实的自然。马奈的追随者们,开始采用粗放的笔法将油彩铺陈于画布上,通过色点或色块的并置捕捉瞬间产生的视觉印象。在工业文明时代,他们不仅率先革新了表现自然的绘画手段,而且开创了自由艺术家的崭新历史。

  自此,绘画告别了委托人时代,艺术家不再服务于雇主,画作也不再是订件,绘画的性质与功能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奈、毕沙罗,以及后起之秀梵·高、高更等人,在宣誓与委托人诀别后,“自身”又成为了新的雇主。他们从事的工作始于自身对现状的不满,致力于解决绘画存在的问题。此后,艺术家渐渐在绘画上赢得自主性,进入自由探索母题的新时代。当他们不再满足于可见与所见,则预示着一场新的绘画革命即将袭来。

  这就是关于绘画历史变迁的深刻体验。它包含绘画生存的历史条件、功能演变,以及绘画语言的革新。尽管无声无息,其之于画作历史印象的重建,以及观者的评判考量,却无疑至关重要。

  4。

  结语

  观看自古有之,却混沌如一。观看作为一种行为,与观者的知识信仰息息相关。就“名画”而言,观者的知识信仰包含对画作的认识与记忆,以及对绘画历史变迁的深刻体验。由于受历史条件与个性发展的制约,不同代际的观者在知识信仰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决定了个体观看方式的独特性。如前论述,约莫已经明确政府权贵、艺术史家、博物馆美术馆在“名画”知识领域的威权。个体作为社会参与者,不得不受到规训与教化,建构起颇具“历史特色”的知识信仰。个体面对“名画”的观看行为,看似无可置疑,却又万分虚妄。如今,观看变得越来越耐人寻味,它不仅牵涉到“名画”知识,还是一场关于“看”的研究。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许文雅

上一篇 : 靳尚谊:画画要看水平 不是风格   下一篇 : 人工智能画画 是深梦还是噩梦
  相关新闻 (绘画评论
 
当代绘画艺术发展现状
工笔重彩画助力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画画这条路·看了催人泪……
“这么画,直接出局!”美展现场,何家英如是讲起美术课
当代中国画的主流已经不讲究书法的基础
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窃取?
美育,培养的绝不是只会动手、不会动脑的“机器”!
为何有人说央美再也出不了齐白石这种画家了?
什么是真画 什么是假画
移除巴尔蒂斯具有暗示性的青春期少女画作《瑟蕾莎之梦》
  热门新闻 (绘画评论
中国美术的“最炫民族风”
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窃取?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这么画,直接出局!”美展现场,何家英如是讲起美术课
为何有人说央美再也出不了齐白石这种画家了?
《五王醉归图》全是误解 主角竟另有其人?
画画这条路·看了催人泪……
明星跨界艺术作品屡拍高价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移除巴尔蒂斯具有暗示性的青春期少女画作《瑟蕾莎之梦》
漫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53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