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超:“气定神闲写好字”。
《唐诗》
《杂文》
核心提示 云南书坛新星郭明超,楷书隽秀工整,灵气十足;行草流美俊逸,洒脱轻盈。其书风在古韵中散发蓬勃向上的时代新风,清灵隽秀墨韵飘香。
郭明超自幼热爱书法,在规矩方圆中坚持探索笔墨灵光,尤以楷书和行草见长,其字清新淡泊,空灵脱俗。凭借不懈努力和独特天资,他成为近年来云南书坛不可多得的青年实力书法家。
郭明超1981年生于禄劝县转龙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圣洁的轿子雪山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聪慧灵性。自记事起,小明超就爱写画,并开始临摹名家名帖。由于当时群山环抱的转龙镇和外界交通不畅,偶有亲朋长辈从外捎带字帖回乡,他总是如获至宝。上小学时,其书法已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逢年过节就随父亲走街串巷,为乡邻们写春联、书信,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
20岁时,郭明超考入昆明学院美术系。这段时间,他活跃于校园多个艺术领域,是墙报黑板报的“主笔”,还创办了“原野书画社”。他习碑临帖,临遍褚遂良、王羲之、王献之、米芾、赵孟頫等名家碑帖。追求楷书规矩法度并奠定将来发展之基础,进而练就一手行云流水、飘逸自然的行草书。
在学院派书法的严格训练与系统学习后,他仍勤奋笔耕,每天练笔至少5小时,无一日懈怠,凭苦心积学和奇思颖悟厚积薄发,逐渐在书坛创下佳绩并脱颖而出。在纷繁浮躁的当下,郭明超保持着宁静与恬淡,以敬畏之心畅游书法瀚海,呈现出青年书法家少有的细腻与平和。
郭明超现为昆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昆明市美协会员、省诗词协会会员。2009年,他正式拜师我国著名书法家洪厚甜,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导师工作室研究生班”为数不多的云南学员。
飘逸潇洒书青春年华
“笔墨取于物,发之心,为物之象,心之迹”。郭明超告诉记者,其书法即为其心迹,可贵之处在于始终以平和心态坦然面对,进行书艺的学习和探索。这使其作品于诨实酣畅中散发出清奇深沉的魅力,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内在气韵。书如其人,率真自然,这是他人格修养和思想内涵的集中体现。
郭之书法得秀、得清、得雅。其楷书隽秀工整而灵气十足,行草流美俊逸而洒脱轻盈。创作时,他突破小技巧的局限,从大的整体布局着眼,注入情感与理念。整体上看,大气纵横,一气呵成。看其书作能感受到他书写时的挥洒自如,下笔浸浸而行,笔意较能放开,没有刻意矫情造势的痕迹,运行中大度舒展,流露出自信随意的青春气息。
他在诗词绘画方面也颇下苦功。闲暇之余,清丽诗词信手拈来,直抒胸臆颇具文才修养,令其书作散发出浓郁的文人气息。诗词经典是他笔下的常客,他书写的《春江花月夜》,小字楷书清奇俊秀、飘逸潇洒,很好地表现了张若虚原诗深邃、优美、缥渺、空灵、纯净的意境。
生活中的郭明超淡泊随意,待人心清如月的他过着潇洒日子,最爱寻师问道交友。书法之余,其国画、西画创作也受业界好评。
淡定虔诚耕墨海生涯
郭明超的书作闪烁着传统精髓的灵光,深入传统而又不拘泥于框套,体现出既深沉凝厚又奔放清奇的艺术特色。仔细品味,就可体会其书风在古韵中散发出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和灵活出古的创新精神。
“书法里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学问,刚入门时像学一种手工艺,走到中间时是一门绚烂的艺术,深入到里面发现已是哲学,需要学习的东西恐怕这一辈子都学不完”。在进入中国书法家书协会深造后,郭明超坦言,自己对学习始终怀着有虔诚与谦卑。不受社会浮躁空气影响,他笃志淡定沉下心来,重新从篆、隶入手钻研,并打破字体界限,更多思考未来的探索之路。
80后的郭明超还很年轻,但其书艺、文采已获得业界及藏界一致认可。在他看来,目前说自己的书法作品已臻完善还言之甚早,前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下去。但他始终怀着平实而冷静的心态,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并不断完善自我,不懈努力探索书法艺术至高境界,在文化艺术海洋里乘风破浪。实习记者廖晶蓉 首席记者肖宇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