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2025年7月8  星期二  乙巳年 五月十四 本月22日大暑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资讯频道>>>马未都:如果文化像18世纪一样强,何需搞一带一路
猜你喜欢的新闻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书法的“灵性”从何而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消夏图》 简析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黄宾虹篆书艺术略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手收藏翡翠要注意这几点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张方平《名茶帖》雄峻流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昔日“四体碑范” 今日谁与争锋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和田玉收藏也是“一白遮百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为什么雕花好的翡翠价值反而不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统工艺结合时代要求 全国首创根雕标准浙江开化颁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时代·印痕”中国大庆工业版画作品邀请展亮相北京炎黄艺术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外神秘中国古画身世揭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书画,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灵魂探索之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南黎族织锦搭文创“快车”传习“加速”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呈现完美人体?《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研究解剖和人体比例的成果总结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民间艺人巧绘“莫高窟”:将敦煌壁画搬上黄河奇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女画师穿越戈壁“无人区”采矿石:传承千年敦煌岩彩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90后”侗族插画师:传承民族文化之美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郎世宁画完这13张画,乾隆迅速将其密封,并下令偷看者处死!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马未都:如果文化像18世纪一样强,何需搞一带一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6年12月28日 19时23分36秒   来源: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3437 人次 【打印】 【纠错

    2016年12月21日,第四届“韩美林艺术讲坛”举行。海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先后发言,以《跨越时空的艺术力量》为主题。

    马未都在韩美林先生结婚十五周年、八十华诞的日子里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马未都说,自己跟韩先生是两代人,但他的作品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力量”。经历过战争、文革等磨难,挨打受辱是韩美林那一代人的常态,但他的作品里却充满了阳光,“良工造物,大匠诲人”是韩美林先生的真实写照。

    谈及天书系列,马未都指出,每一个汉字都是独立存在并享有尊严的,我们对文字的认知到今天都没有强调到文化尊严上,在历史上对汉字也有很多破坏和质疑,正因为有此观照才能创作出天书,而如今的艺术家想的往往却是“我的画多少钱一尺”;谈及韩美林的动物系列,他说我们物质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距离精神小康还差的很远。我们的幸福是有限度的,所以才一直强调民族的尊严。但如果我们的文化像18世纪那样强大,完全不用谈“一带一路”,我们的文化输出一定是强有力的。

马未都:如果文化像18世纪一样强,何需搞一带一路

    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专家马未都在第四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发表演讲

    以下为马未都演讲全文:

    马未都:尊敬的韩美林先生及夫人,尊敬的各位来宾。我刚才很认真的看了展览,没想到展品这么多,人也这么多,只能大致浏览一下。我只能说我内心的感受。

    我们这一代人跟韩美林先生还差着一代人,有很多经历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小时候有一个经常用的词汇,今天我听不到了,叫“世界观”,也可以说是人生观。他们那一代人是从旧中国走过来的,看到了旧中国的方方面面。而我们这一代人,我生下来的时候正是韩美林先生考上大学的日子,1955年。所以,我跟他是差一代人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生观是完全在文革中形成的。1966年,我11岁。1976年,我21岁。11岁到21岁之间是一个人能够接受学习最好的时光。我在那个动荡的社会中形成了自己一个完整的人生观,或者说世界观。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跟上一代人是有明显差距的。

    我们有时候并不知苦难。我有的时候跟现在的学生说我们小时候真的比你好,我们不上学就可以不上学,你想上学也没有机会。前段时间去跟韩美林先生聊天,看到他那么多的生活困惑。上一代人经历的苦难要比我们多得多,首先是经历战争,战争是人类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所有人都要背负战争的苦难。其次是动荡。建国以来很多的社会动荡,我们的感受是不强烈的。比如,文革的动荡,我们看到的都是大人的世界。所以,不能感受动荡带来的苦难,更多的感受是动荡带来的新奇。所以,他们那一代人经过这样的一个苦难,依然有这样一个童心,那是令我们这代人非常感动的。

    我刚才看到韩美林先生画的满墙的鸡。马上丁酉年就要到了。那么多变化的鸡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这是非常困难的创作。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创作的艰辛,他们不懂得创作的灵感,我们能感受到。我一直在揣摩他内心的感受,他怎么能让这么多鸡的形象都充满了阳光,而他又经过那样的苦难,他跟我说过他所受的罪,挨打受辱都是那一代人的常态。但他内心中的作品,看不到,一扫阴霾。而我们有时候还背负一些,觉得心中郁闷。

    看到韩美林先生的创作,今天我们少的是“跨越时空的艺术力量”,我就说我自己的直接感受。第一是他的天书系列。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字的表达是中国人独有的。我老说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字就没法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我们的文化,乃至我们的民族。所以,文字对我们的重要性,我觉得到今天都没有非常重视。很多字到今天是很难破译的。我看到他每一个天书的创作,我想他一定有一种良苦用心在里头。

    这种良苦用心只有一个艺术家满含着激情和热情的时候在于体现出来。如果我们的汉字不能写好,不能深刻地理解汉字每一个独立存在的本意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没办法表达我们民族最精华的东西。

    每一个汉字都是独立存在并享有尊严的。它不可以替换。中国字是不可以替换的。现在这些孩子们给你发短信经常打白字。我原来有一个很纠结的毛病,谁给我发来的短信里有错别字,我都改一遍给他发回去让他看我们做职业编辑的素质,就是不能容忍错别字,尤其不能容忍白字。后来我发现80后给你发的信息里,改都改不过来。

    我们对文字的认知到今天都没有强调到文化尊严上。我们对文字是有很多破坏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汉字是有质疑的。很多问题大家都说过过激的话。所以我们对今天的汉字没有提到尊严的态度,汉字不可撼动的尊严没有。所以,我对他的天书系列,我们最原始的文字,我们现在一般知道的就是甲骨文,至少还有三分之一不能破译,还有三分之一是有争议的文字。在这之前的天书,你看贺兰山,看广西的这些天书的时候,你就知道依然还有一种最早期人类创造的象形文字矗立在这儿。所以,韩美林先生依此创作的很多雕塑都具备了原始创作冲动的意象。

    我真的觉得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是从内心的去想这件事,如果一个艺术家天天想的就是我的画多少钱一尺的时候,一定创作不出来。我们听的太多的话就是我的画多少钱一尺。非常可怕。所以,我们必须向韩美林这样的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他今天结婚十五周年、八十华诞的日子里,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说到韩美林先生的动物系列,我很早就看过他动物的绘画。他的动物绘画里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极强的装饰性对我们来说是生活中的必需。我们生活中无非就靠两件事支撑,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物质很容易达到,小康改革开放提出的口号就是小康。“小康”这个词当时提出来的时候,外交部翻译司都没办法翻译,外文于这个词,什么叫“小康”?但是,中国人语言中的魅力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什么是小康的时候,我们今天都达到了小康的标准。这就是物质。

    精神呢?精神什么时候能达到小康?我们先不说我们的精神有多么富足,先说我们的精神什么时候能达到小康呢?今天站在国家博物馆里,站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这么多展览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可以达到小康。但是,一旦我们走出这个氛围,你会感到我们的精神为什么那么贫乏?所以,像韩美林这样的艺术大师,能够在以前的创作中把很多东西都捐献出来。我们知道他捐了很多东西,不光是捐给国家博物馆。按照一般人来说,这些东西可以卖钱,卖了钱,生活不是可以更好一点吗?不是这样。我们民族今天的钱比过去多很多,但很多人并没有感到幸福。我们的幸福是有限度的。所以,我们一直要强调民族的尊严。

    我们的文化尊严,如果能够输出,我们今天一直强调一个国策叫“一带一路”,我们在18世纪的时候,所有的文化输出,不用你去说,欧洲的所有贵族以使用中国的器物而荣耀。所以,那种文化输出是强有力的,不需要任何国家的态度和资金的支撑。它强大。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化非常强大的时候,我们不用谈这些事,我们的文化一定是强有力的输出。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极好的文化基因,就是我们的文字。

    我刚刚看韩美林先生这次展览写的八个大字“良工造物,大匠诲人”。从某种角度上讲,韩美林先生就是一个良工,为我们,为我们民族去造物。大匠诲人,一个人只有站得高的时候才能用你的言行去教育别人,警醒这个社会。

上一篇 : 《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到荼蘼的一场花事   下一篇 : 上海:“百岁”大世界试运行
  相关新闻 (文化
 
百年湖北美院 恰风华正茂
受益终身的七条“黄金定律”
十首爱国诗词,心潮澎湃!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
  热门新闻 (文化
最贵的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
吴冠中:高明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不应是一个匠人
朝鲜友好艺术团首场演出在北京举行
东北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乾隆帝过大年,皇宫里热闹非凡!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3295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