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资讯频道>>>东莞“龙狮”远销欧美 工艺复杂薄利苦无传人
猜你喜欢的新闻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书法的“灵性”从何而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消夏图》 简析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黄宾虹篆书艺术略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手收藏翡翠要注意这几点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张方平《名茶帖》雄峻流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昔日“四体碑范” 今日谁与争锋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和田玉收藏也是“一白遮百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为什么雕花好的翡翠价值反而不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统工艺结合时代要求 全国首创根雕标准浙江开化颁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时代·印痕”中国大庆工业版画作品邀请展亮相北京炎黄艺术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外神秘中国古画身世揭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书画,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灵魂探索之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南黎族织锦搭文创“快车”传习“加速”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呈现完美人体?《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研究解剖和人体比例的成果总结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民间艺人巧绘“莫高窟”:将敦煌壁画搬上黄河奇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女画师穿越戈壁“无人区”采矿石:传承千年敦煌岩彩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90后”侗族插画师:传承民族文化之美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郎世宁画完这13张画,乾隆迅速将其密封,并下令偷看者处死!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东莞“龙狮”远销欧美 工艺复杂薄利苦无传人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2年02月29日 11时20分35秒   来源: 信息时报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9083 人次 【打印】 【纠错

万贡学师傅制作的龙头。

万贡学师傅编制的龙狮参加香港举行的某大型巡游活动。  

    东莞“龙狮”远销欧美

    □信息时报记者陈武东

    龙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而东莞龙舞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大朗镇的大井头村(现大井头社区)。今年恰逢是龙年,近日信息时报记者来到大井头社区,探寻一位“扎龙”老师傅万贡学,体味扎龙技艺在东莞的文化神韵。

    据万贡学介绍,他扎龙已有10多年,现在竹篾在他的手中可谓扎什么像什么,英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都有他做的东西。作为大朗唯一一位扎龙师傅,万贡学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门手艺的制作中来。

    “扎龙”远销英国、美国

    “昨天下午过来的那位香港人,一下子预订了4只狮子和一条龙。”由于首次采访时,恰好遇到客人上门预订龙狮,记者只好请辞,隔日再访。第二日一见面,昌华狮鼓工艺行的扎龙师傅万贡学就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告诉记者。跟随万贡学来到他的工作间,只见摆放在门前正在做最后加工的龙头,耸角、炯眼、裂嘴、垂须,威风凛凛地震慑着每位途经的路人。

    1997年,17岁的万贡学从家乡湖南到佛山一家私人狮鼓厂拜师学艺;1999年艺成出师后,便带着扎龙的技艺来到东莞大朗,并创办了“昌华狮鼓工艺行”。“第一次扎的那条龙不太像,感觉更像是鳄鱼。”万贡学想起2001年自己扎的第一条龙,忍不住笑了起来。但10多年过去后,现在万贡学扎龙已自成一家,并不时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

    如今,万贡学扎的龙可谓闻名中外,不少龙狮还远销英国、美国、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此外,他在香港更是业界的风云人物,提及昌华狮鼓,业内人士十有八九都知晓,还有3个论坛免费为其做链接,即使放眼世界龙狮讨论区,昌华狮鼓也有专门展示的领域。

    工艺复杂薄利难招徒弟

    扎龙的主要材料是竹和纸,工序繁复,十分费时。选竹篾、扎骨架、贴纸、上色、贴毛……据万贡学介绍,他家的龙是全手工打造的,如果扎一条15人舞的龙,三四个人合作,需要20多天才能完工。

    这些天,万贡学跟另外3位搭档正在狭小的工作间里忙碌着。地面放着一大堆劈好的竹篾,每根约1.6米长、1厘米宽,这是扎龙骨架的材料。“做一条大龙,大概需要这样的竹篾400多条、藤条100支,要粘合1000多个接口。”万贡学告诉记者,扎骨架和上色是扎龙最主要的两个环节。“像不像龙、结不结实,重点要看骨架,骨架扎不好就会像鳄鱼。”万贡学说。

    随着万贡学在国内外龙狮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跟我提出,能不能每月生产100条龙狮给他们,可以的话就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但万贡学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每年只制作一定量的产品,所以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

    “扎龙工艺复杂、乏味、薄利,年青一代对这传统工艺并不是很感冒。”万贡学说,自己多次想收徒弟,无奈一直没找到人。但谈到将来,万贡学还是乐观的,“现在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文化惠民的投入,关注扎龙狮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相信不久将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门手艺制作中来。”

上一篇 : 太仓麦秸画进台湾 台胞直呼“太震撼”   下一篇 : 浦东民间工艺秀将亮相上海桃花节
  相关新闻 (工艺
 
传统工艺结合时代要求 全国首创根雕标准浙江开化颁布
海南黎族织锦搭文创“快车”传习“加速”
传统民间手工艺如何走出“深闺”
堆绣:布艺浮雕集藏
廊坊:手工技艺助推农村文化经济发展
  热门新闻 (工艺
江苏书展:徐州剪纸艺术家感叹非遗有好传承很欣慰
四川一女工40多万针绣唐伯虎名画《琴棋书画图》
传统工艺——精美绝伦的内画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京举行
全国工艺品“金凤凰杯”、“百花玉缘杯”评比活动扬州揭晓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329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