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资讯频道>>>靳尚谊:靠卖画为生很困难
猜你喜欢的新闻 
 逛美术馆过文化年成热门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书法的“灵性”从何而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消夏图》 简析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黄宾虹篆书艺术略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手收藏翡翠要注意这几点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张方平《名茶帖》雄峻流丽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昔日“四体碑范” 今日谁与争锋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和田玉收藏也是“一白遮百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为什么雕花好的翡翠价值反而不高?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统工艺结合时代要求 全国首创根雕标准浙江开化颁布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时代·印痕”中国大庆工业版画作品邀请展亮相北京炎黄艺术馆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外神秘中国古画身世揭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小楷、隶书、行书、草书临帖技巧,果断收藏!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书画,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灵魂探索之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海南黎族织锦搭文创“快车”传习“加速”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呈现完美人体?《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研究解剖和人体比例的成果总结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民间艺人巧绘“莫高窟”:将敦煌壁画搬上黄河奇石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女画师穿越戈壁“无人区”采矿石:传承千年敦煌岩彩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90后”侗族插画师:传承民族文化之美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郎世宁画完这13张画,乾隆迅速将其密封,并下令偷看者处死!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靳尚谊:靠卖画为生很困难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2年02月22日 14时40分09秒   来源: 新华网/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一花雾人   浏览:6057 人次 【打印】 【纠错

靳尚谊油画作品《人体》

靳尚谊油画作品《宁静》

  油画,毫无疑问是2005年上半年文化界的关键词。继2004~2005年间中国油画成为新收藏热点之后,陈丹青的辞职风波引发公众对集中在油画领域的院校内创作环境的关注,而陈逸飞的突然去世则使人们的焦点再次集中到了油画上。靳尚谊个人画展也在这个时候悄然开幕

  记者/何晓鹏 丁尘馨

  几乎在陈丹青辞职风波和陈逸飞去世的同时,中国美协主席、前任中央美院院长,一贯低调的油画家靳尚谊,于4月上旬于在北京举办了《靳尚谊艺术回顾展》,这是他从艺五十余年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个人画展。这个画展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国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剪彩人包括国务委员陈至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这样的阵势使画展本身散发着一种经典般的凝重色调。而相较于媒体大篇幅的关于陈丹青、陈逸飞的报道,身为陈丹青的老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代表之一的靳尚谊的画展在公众中显得寂静许多。

  他从“红色”画中走来早在解放后到文革期间,靳尚谊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接受的是完全苏联化的油画教育。从1959年接受中国博物馆历史画作任务《送别》开始,靳尚谊参与大量“红色”油画的创作,这包括临摹修改老师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担任“改画组”组长。他也由此获得旁人少有的实践机会。因为文革期间画了大量的毛主席像,而当时要求:毛主席脸上不能有冷色,所有的主席像都画得红彤彤的,这使得在1974年前后,靳尚谊的眼睛逐渐对红色失去了辨别能力,直到1979年,才完全恢复。

  文革后,中国油画开始复苏。以靳尚谊、詹建俊、侯一名、全山石、朱乃正为代表的第三代油画家重新觉醒,新生代画家开始依次登上前台。甚至如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卫天霖、吴冠中这些老画家也在此时期创作出一批很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中国油画在这个阶段里最终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

  而靳尚谊这时把主要创作方向转向了肖像画领域,尤其从1979年前往前联邦德国考察后,画风发生了改变。1983年创作完成的《塔吉克新娘》,尤为其“新古典主义”画风的代表之作。而与此同时,国内各种形式的画风相继涌现,不同思想观念引发了艺术题材的多样,形式日益丰富;而同样成长于文革期间的陈逸飞、陈丹青等画家开始在世界油画市场崭露头角,为迎合油画市场而投身于油画创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中国的油画此时已进入一个热闹的新时代。

  作为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不可忽略的亲历者和旁观者,靳尚谊对中国油画发展过程的观察与感受,在如今日渐喧闹的中国油画市场显得有些寥落却意味深长。“中国画现在极其重要,以后会越来越重要”4月17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年逾七旬、在中国油画界有很高声誉的靳尚谊。如果用文字给他画像的话,线条会很简洁:个子不高,头发清洁整齐,瘦削、温和的脸上架副眼镜,显得内向而低调。

  采访在是他家中的书房进行。当时正有一男一女两个青年捧来一大叠油画向他请教。靳尚谊看得很细,说得很细。

  中国新闻周刊:在解放后到文革前,您画的大多是革命历史题材,那个时候您觉得自己在创作上受限制吗?

  靳尚谊:没有,不是像现代人所说的受限制。第一,我画画有地方用,这很重要,有博物馆收藏这是好事,而且画画又有收益。所以这个任务是愉快的。当时也没有限制你画什么,因为当时的思想和心情和国家的发展和要求完全一致,所以会非常热情地来画。包括董希文、罗工柳等老画家,当时所有画家都是非常热情地去画。

  那时人的思想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少数人因为画画被打成右派,但那只是一部分人。另一方面,当时想画的与主流是一致的,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所以我们基础才打得好。那个时代特别安静,很单纯,大家学得安静、踏实。现在自由是很自由,但反而不容易学好了。我是现在很少能按自己意志办事,当初是可以按自己意志做的,现在(反而)很难,不是说谁限制你,而是现在的人矛盾重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您的作品在香港展出时,被人以高价买走,但因为未经您同意,您非常生气?

  靳尚谊:我不喜欢卖(画)。靠画画维生的画家,希望自己的画卖出去,价钱再低也要卖。但在中国很长时间以来,画画的都是有工作的,卖不卖画无所谓,对我生活影响不大。而且所有的画家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想把自己的好画留下来。就是那些靠卖画维生的画家,好的画他也是留下来,不卖。

  中国新闻周刊:但现在画画的年轻人比你们当年更要直接面对生存危机。

  靳尚谊:对,现在(的画者)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那时候没有艺术市场,因此国家要你的画你就非常高兴,觉得很重要了。有工作,又有稿费收入,人做得很踏实、很实在。现在大家都追求利益,很浮躁,学术不扎实,超越实际。而现在中国的艺术市场并不发达。所以现在靠卖画为生是很困难的。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中国油画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靳尚谊:现在的油画作为一个画种来说(在国际上)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照相、电脑设计很发达。西方的油画发展已经到了极至,很难往前走了。所以他们现在前沿的艺术不再是画,而是搞装置和观念艺术,成了(搞)活动。中国的油画现在还是上升的状态。但中国的发展太快,油画进入中国也就100年的时间。西方这个画种从出现到成熟用了500年时间。因此它是夹生饭,距离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新闻周刊:学油画一定要在学校里才能学成吗?

  靳尚谊:对啊,学油画不搞学院是画不好的,只有学校有这样的条件。老师对油画有研究,各种条件都具备,在这里可以知道怎么学。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学画油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您却建议他们去学国画?靳尚谊:我常跟学生说,我画油画,越画越觉得油画罗嗦,没意思。中国画太棒了,很简洁,表现力强,看起来心情舒服、清新。中国画现在极其重要,以后会越来越重要,但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认识不到中国画的重要性。油画的工具有很多局限性,这是画种的问题。油画追求的是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照相代替的一个画种,而中国画是代替不了的。现在年轻人不懂,认为西方画好,这不是好现象,说明人的文化素质在下降。

  中国新闻周刊:为何说他们的素质在下降?

  靳尚谊:现在的学生连提问题都提不好。比如专业的问题,提得非常幼稚。不了解情况,对道听途说的东西不做任何的学习研究,然后把自己听到的当作事实。

  记者了解到,靳尚谊只把少量的画放在市场销售,大部分自己收藏,他打算以后捐给中央美院和中国美术馆。在靳尚谊的书房中,一本打开的《江泽民传》扣在案头,厚厚的一本书只剩很薄的几页没有读完。他说喜欢读大量的文学作品,甚至曾按西方文学史的时间顺序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著作。更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他对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好奇和了解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一个记者给他介绍一本卫慧的《上海宝贝》,“我一看这个,我发现,中国全变了,人全变了。所以由那开始到前一段,我看了一批这样的书,包括70、80年代出生的人的小说。基本对当代的人了解了,清楚了。”现在,看书和许多的社交和行政活动占用了靳尚谊大量的时间,他发现了解生活和社会很重要的渠道就是文学作品,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必须了解社会的情绪和状态,否则画就没有新鲜感,没友新东西了。“艺术要不断地变化的。不能总是老一套。”靳尚谊说。

上一篇 : 徐悲鸿与他的两位妻子和情人   下一篇 : 雷诺阿作品《枫丹白露景色》亮相京城
  相关新闻 (人物风云
 
徐冬青:灵魂深处的闪光
“扬州画派”蔡嘉鬻画历坎坷
这百岁老人临终前说:我是一条狗,叫了100年,也没能把中国叫醒
潘天寿:绘画上可见之处易“偷”,不可见处难学
在现代画坛,他被公认为是成名最早的画家,被誉为“当代唐伯虎”
  热门新闻 (人物风云
30年代女画家的关紫兰
这百岁老人临终前说:我是一条狗,叫了100年,也没能把中国叫醒
民国传奇女画家潘玉良铁线赋画魂
心中若有爱,笔下才有情!
知其爱情,不知其才情,静赏一代名媛陆小曼的绘画作品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327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