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vs.com.cn 消息( 新疆新闻 ): “写字如用兵,讲究谋篇布局,成竹在胸。”九十三岁的吴树楫端坐桌前,面对纸张提起毛笔,端详凝思了一番,唰唰落笔成章。

吴树楫出生于一九一七年,老家在山东莱芜。“小时候,看见别人用毛笔写字,感觉很羡慕,后来上了学堂,当提起毛笔战战兢兢写下歪歪扭扭第一笔字时,我就隐隐感到,毛笔将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上世纪三十年代,吴树楫考入山东济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学员。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吴树楫学习排兵布阵,研究战略战术。“用兵和写字,有很多是同理,只有运筹帷幄,才能成竹在胸。”吴树楫看看墙上自己的书法作品缓缓说道。
那时,紧张的学习之余,吴树楫都会在心里默默揣摩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他会拿出随身揣着的字帖,看一阵,思索一番,再比划两下。“书法讲究神韵。”戴着老花镜的吴树楫捧着习字本扬头笑着说。
吴树楫向记者说起上世纪四十年代他被分配到兰州当教书先生的一件趣事。那时,每逢过年前,很多穷苦人家会把卷好的红色对联纸送到他们学校,让他们这些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教书先生帮着写对联,图个喜庆。对联写好,贴上门框,有时吴树楫会收到一份有肉的饭菜。“那年代,吃一回肉很不容易,肉很香哦!”吴树楫摘下眼镜,笑了笑。
一九五二年,吴树楫调动到了石河子,任石河子工二师水利科科长。一九七九年,退休后的吴树楫重拾旧爱,坚持每天练习书法。“练书法有助于静心养性,延年益寿。”吴树楫说,一个人在家中练习多日,感觉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要经过正规辅导,才能有所突破。”2001年,吴树楫以八十三岁的高龄,参加了石河子市老年大学书法协会,并且成为学会中年龄最大的一名学员。
通过在老年大学的正规习练,吴树楫的书法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今年,吴树楫还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全国夕阳红书法杯”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吴树楫育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现在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儿孙耳熏目染,受吴树楫影响,也多习练过书法,“但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
最小的外孙女陈丹芹,现如今都已研究生毕业,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跟随外公习帖,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坚持下来。“一想起这事,就心存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