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苗年与苗族传统历法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年与苗族传统历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08月07日 09时49分26秒   来源: 黔途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3518 人次 【打印】 【纠错

     每年农历十月到十一月,黔东南不少苗族村寨将陆续迎来苗年。许多人虽然对节日期间那悠扬的芦笙曲,幽远的铜鼓舞和美不胜收的服饰流连忘返,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来历。

     通常我们把一年的开始称为过年,即文献中说的“岁首”。明代郭子章《黔记·诸夷》就提到过苗年的时间:“(东苗、西苗)以十月望日为岁首。”乾隆年间《镇远府志·风俗》记载:“(苗)以十月为岁首。”苗族理词《贾》中说,过去苗族没有历法,后来由定拉和定圣,天神和地神来制定了历法、度量衡和各种习惯法。

  苗年的来历与苗族的传统历法有着直接关系。我国古代秦、楚和汉初均以十月为一年的开端,可能与其先民东夷的十月为岁首之制有关。据研究,秦、楚和苗族与东夷都有着密切关系,加之汉承楚制,汉承秦制,因此,秦、楚、汉和苗族的十月岁首,应为同源,即均来源于东夷。

  苗族有的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者,楚国也曾行此法,这种岁首制可能是周历在苗族中的孑遗。

  苗族纪年法为十二辰纪年法,也就是太岁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的周天划为12等份,并以十二地支的名称来依序命名,每12年为一个周期,如此周而复始。正如苗族理词《贾·混沌天地》所说,子年到丑年,丑年到寅年……酉年到戌年,戌年到亥年。

  月,苗族称为“hlat”。《苗族史诗·铸日铸月》说,造好了十二个月亮后就给他们命名,老大叫做子,老二叫做丑……老九叫做申,老十叫做酉,还有两个小弟弟叫做戌和亥。这种以十二地支来命名月份的方法,在汉文典籍中称为十二辰纪月法。古人将北斗星周围的区域划分为12等份,并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区域来命名月份,通过测算,知道一年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之后昼增长而夜减短,于是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建子之月,也就是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这正印证了上文所说的有的地方以十一月为岁首的说法。

  日,苗族称“hnaib”。据《苗族史诗·铸日造月》所记,十二个太阳和月亮的名字一样,老大叫做子,老二叫做丑……说明苗族亦以十二辰纪日,而不用干支记日。

  比日更小的计时单位为时辰,苗语称为“hxib”,苗族认为一日由十二时辰组成,每个时辰仍以十二地支名之。十二个时辰的计算,多以某种物象来推测。如鸡叫头遍为子时,为第二天之始,大致在零时至1时之间;傍晚鸡进窝为酉时,大致在18至19时之间。

  苗族历法一直在苗族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其范围之广、作用之大远远超过了现行阳历。

上一篇 : 塔塔尔族的语言文字   下一篇 : 基诺族的族称族源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35024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